符关道
汉代四川盆地通往贵州的道路之一。自今四川合江县,溯赤水河而上入贵州,经赤水、遵义、贵阳、安顺至关岭。《史记· 西南夷列传》:建元六年 (前135),以唐蒙为中郎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筰 (符) 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
汉代四川盆地通往贵州的道路之一。自今四川合江县,溯赤水河而上入贵州,经赤水、遵义、贵阳、安顺至关岭。《史记· 西南夷列传》:建元六年 (前135),以唐蒙为中郎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筰 (符) 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
金北边部族。即蒙元史料所载之散只兀(又作珊竹、撒勒只兀惕)部,是蒙古分部之一,与乞颜部为同族疏属。居地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之东,辉河、伊敏河流域。
①蒙古至元四年 (1267) 改武胜军置,属和溪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二十四年 (1287) 降为定远县。②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牟州千户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牟定县西北
即今天津市宝坻县东南六十四里八门城镇。清乾隆《宝坻县志》卷6:“八门城、小塔沽庄皆县东南六十里。”在天津市宝坻区东南部、箭杆河南岸。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八门城,人口 3200。
南朝宋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地。隋废。
①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三十五里。《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四年(329),苏峻将张健、韩滉等西奔,“郗鉴参军李闳追之,及于平陵山,皆斩之”。即此。②在今广东东源县西。《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河源县:平陵山
明洪武十九年 (1386) 置,属永宁州。治所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花江镇。清乾隆年间裁。“慕役” 系彝语音译,意为水井或龙井。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慕役寨置,治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
在今云南澄江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5澂江府河阳县:龙泉溪“在府西十五里乱石中,流入于抚仙湖”。
即华封岭。在今福建华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华峰岭在“府北五十里。一名龙头岭。高千余丈,累磴凿石,以梯行人,北溪之流经其下,滩濑粗恶,怪石巉岩,有三硿二花之名,船楫不通,上下皆当逾岭,溪傍
清光绪十九年(1893)动工修建,次年竣工。从湖北大冶西北的铁山铺,东至长江南岸的石灰窑港。全长27公里。为大冶铁矿专用。今为武汉至大冶铁路的一段。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方舆纪要》 卷81辰州府沅陵县: 怡容驿 “在府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