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怀太子墓
在今陕西乾县北六里、乾陵东南。是唐高宗六子李贤之墓。先后被封为潞王、雍王。上元二年 (675) 立为太子。调露二年 (680) 废为庶人。后迁于巴州 (今四川巴中市),被迫自杀。时年32岁。神龙二年 (706) 迁陕陪葬乾陵。1972年发掘,出土壁画有 《出行图》、《马球图》、《演奏图》、《侍女图》、《观鸟捕蝉图》、《迎宾图》 等五十多幅及陶俑、三彩器具六百余件,为研究唐代社会制度和贵族生活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今陕西乾县北六里、乾陵东南。是唐高宗六子李贤之墓。先后被封为潞王、雍王。上元二年 (675) 立为太子。调露二年 (680) 废为庶人。后迁于巴州 (今四川巴中市),被迫自杀。时年32岁。神龙二年 (706) 迁陕陪葬乾陵。1972年发掘,出土壁画有 《出行图》、《马球图》、《演奏图》、《侍女图》、《观鸟捕蝉图》、《迎宾图》 等五十多幅及陶俑、三彩器具六百余件,为研究唐代社会制度和贵族生活提供了珍贵资料。
北周武成元年(559)改高安县置,为汶阳郡治。治所在亭子山下(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旧县镇)。隋大业初属夷陵郡。唐属硖州。元属硖州路。明属夷陵州,成化四年(1468)移治东庄坪(今远安县)。崇祯末移治鸣凤山
①又作黄泽岭。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八十五里。《资治通鉴》 唐光化三年 (900),朱全忠击刘仁恭,刘仁恭 “求援于河东,李克用遣周德威将五千骑出黄泽,攻邢、洺以救之”。胡三省注: “黄泽关,在辽州辽山县
即今河南唐河县东北源潭镇。清乾隆 《唐县志》 卷1 《集镇》: “源潭店,县北二十里。”
亦作皇道山。即今安徽滁州市东北黄土山。《舆地纪胜》 卷42滁州: 黄道山 “在清流县东北十七里。李濆 《荇溪记》 云: 秦始皇途经是山,以名焉。下有秦王塘”。
西魏分临真县置,为神水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村。隋大业元年 (605) 省入临真县。
在今浙江杭州市北。宋《淳祐临安志》卷10:下湖“在钱塘门外,其源出于上湖”。南宋淳祐七年(1247),西湖水涸,曾引天目山水经余杭塘河入下湖,再用水车输入西湖,以救干旱。宋林逋有《上湖闲泛舣舟石函因过
从今广东三水市至佛山市。长27公里。即广三铁路的一段。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动工修筑,二十九年(1903)建成。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囊谦县东南,扎曲东岸。乾隆 《西宁府新志》 卷19塞外贡马番族:“住牧角木丹莫多地方洞巴族,距格尔吉族三百余里。”
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北九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汉魏洛阳城(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南面东起第二门。汉名平门或平城门,魏晋改为平昌门。《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汉刘聪遣将呼延晏寇洛阳,攻平昌门,克之。即此。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即汉魏洛阳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