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秦山

秦山

①一名大斤山。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土默特左旗等境之大青山。《资治通鉴》: 隋开皇十九年 (599),高颎等伐突厥都蓝,“突厥败走,追度白道,逾秦山七百余里而还”。

②在今江西瑞昌市南。《清一统志 ·九江府一》:泰山 “在瑞昌县南三十里。高十余里,登之可望匡庐大江。其上金盆泉,可灌田数百顷。有梅谷甚幽胜”。

③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二十五里。《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 秦山 “俗云秦头魏尾,因名”。《清一统志·河南府》: 秦山 “亦名三山。相传即周之三王陵也”。

④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元和志》 卷6虢州阌乡县: “秦山,一名秦岭,在县南五十里。南入商州,西南入华州,山高二千丈,周回三百余里。” 《明一统志》 卷29河南府: “谚曰: 秦为头,虢为尾,与太华相连。故名。”

⑤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北。《寰宇记》 卷161富川县: “秦山在县北三十里。高二千余丈,南接富川,北连道州。吴孙权未立时,此山夜忽闻有雷声,因开六洞,南北可数十里,出水其中,有石鼓、石柱、石坛。”

⑥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五十里,接宜君县界。《方舆纪要》 卷54白水县: 秦山“连亘绵远,道通鄜、延、环、庆,其断处为暗门,最险隘”。


古山名。又作大斤山。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山脉中段大青山。《资治通鉴》:隋开皇十九年(599年),高颎出击突厥,“追度白道,逾秦山七百余里而还”,即此。参见“大斤山”。


猜你喜欢

  • 札哈苏淖尔卡伦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卡兹纳科夫卡附近。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札哈苏二淖尔皆周数十里,南北相去里许,两淖尔间置卡伦”。《塔尔巴哈台事宜》卷3:扎哈苏淖尔卡伦“在霍通哈尔

  • 平蛮郡

    东晋改平夷郡置,属宁州。治所在平蛮县(今贵州毕节市境)。南朝梁末废。东晋以平夷郡改名,治平蛮县(今贵州毕节市境)。南朝梁末废。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毕节、黔西等市县及云南省镇雄县一部分。

  • 勇士川

    即苑川。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上堡子城。《晋书·乞伏国仁载记》: “司繁遂镇勇士川,甚有威惠。” 即此。古水名。即今甘肃省榆中县宛川河。以在汉勇士县境内,故名。又称苑川。西晋末鲜卑乞伏部迁居于此。十

  • 茶卡盐湖

    一称茶卡盐池,在青海乌兰县东南。为著名盐产地之 一。“茶卡”,藏语意为 “盐堆”。民国许公武 《青海志略》: 达布逊湖 “一名盐池,周百余里,产青盐,即茶卡盐池,青海蒙古及番族皆仰食于此”。藏语意为“

  • 楸林寨

    即今四川三台县东北秋林镇。《资治通鉴》: 唐乾宁二年 (895) 十二月,“华洪大破东川兵于楸林,俘斩数万,拔楸林寨”。即今四川省三台县东北秋林。《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年),“华洪大破东川兵

  • 东胜左卫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分东胜卫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城关镇(旧托克托县城)。永乐元年(1403)徙于北直隶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属后军都督府。明末废。明初分东胜卫置,治今内蒙

  • 罗罗州

    唐龙朔元年 (661) 置,属修鲜都督府。治所在滥犍城 (今阿富汗喀布尔东格拉曼)。8世纪中废。唐龙朔元年(661年)置,治滥犍城(今阿富汗东境喀布尔河北岸拉格曼)。属安西都护府。公元8世纪中叶废。

  • 布尔津河

    一名博喇济河。为额尔齐斯河支流。在今新疆布尔津县东北。源出县北阿尔泰山友谊峰,西南流至县城西北,入额尔齐斯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北会博喇济河。博喇济者准人名也。旧居于此,因以名河。

  • 玉泉水

    ①在今山西黎城县北。源于源庄乡源泉村西南。东流河北涉县境内入清漳河。《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玉泉水在“黎城县西北五十里。山下有石窍三,泉喷涌而出。合为一川,入河南涉县界,注清漳”。②在今湖北当阳市西

  • 布禳

    藏语译称异名。今西藏阿里地区南部。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普兰,为阿里三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