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码头镇

码头镇

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旧作马头镇,明置巡司于此。


(1)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3800。地处运粮河北岸,因河岸码头得名。1958年成立码头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有缝纫、防火器材、修配等厂。廊津、廊大公路经此。(2)在河北省涿州市东北部,北邻北京市。面积57.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2980。初名新庄,因处琉璃河东岸,为停船码头,改今名。1953年设乡,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2年析置码头公社,1984年复乡,1989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甘薯。有地毯、木器、服装、建材等厂。公路通市区。(3)在河北省阜城县东部。面积98.7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1960。清光绪《东光县志》:“城内西南隅有太仆寺行台故址,兼有马地、马厂、马头诸名,盖前明河间为太仆寺养马处也。”因名马头。后因处运河畔,明代建有码头,故名。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有石棉瓦、油毡、塑料、钢窗等厂。衡东公路经此。(4)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部、淮沭新河西岸、中运河与张福河汇合处南。面积40.9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1900。古淮阴县治所。旧时市井繁荣,唐温庭筠诗“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即此。明、清时其地设有头、二、三闸,过往船只,在此等候过闸。集镇由废转兴后,称码头镇。1957年设码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改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大豆、花生。有砖窑、玻璃器皿等厂。有公路通县城。古迹有秦淮阴故城、甘罗城,韩信故里、韩信钓台、漂母墓,惠济祠碑。(5)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北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集,人口 3770。因原为乌江渡口码头,后形成集市,得名码头集。1953年置码头镇。1992年十字路乡并入。地处岗、湾地带。主产稻、小麦、油菜籽。为县境东北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特产小磨麻油。有轮窑、弹花、碾米、榨油、印刷、爆竹等厂。有公路至木厂镇接六寿公路。淠河通航。(6)在福建省南安市北部、晋江东溪两岸。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6.9万。镇人民政府驻店口,人口 5330。宋时称鳌头,此处为水运码头,后改今名。1958年设码头公社,1985年置镇。农产有稻、甘蔗、甘薯、花生、茶叶、蘑菇,并产松、杉、柑橘、龙眼等。有针织、陶瓷、化工、玩具、雨具、机砖等厂。建有水电站。有公路接后茅公路。古迹有唐欧阳詹高盖山读书处。(7)在江西省瑞昌市北部、长江南岸。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镇(自然镇),人口 4100。因驻地地形似马头得名马头镇,后演称今名。1951年属码头等乡,1958年设码头公社,1984年改设码头镇。2001年流庄乡并入。产稻、棉花、蔬菜等。有造船、拆船、矿山机械、水泥、砖瓦、沙石等业。有集贸市场。滨江有码头,为瑞昌市惟一长江港口,有客轮通九江市。公路南接九界公路。古迹有瀼滨亭、东岩寺、常乐庵。(8)在重庆合川市东北缘,濒临渠江。面积43.7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冯家牌坊,人口600。以原场的地形似马头,西临溪,故称马头溪;后以此濒渠江,有水运码头,改今名。明洪武时为水码头,后成集市。清光绪时置码头溪场。1926年设码头镇,1941年改乡,1942年析码头、孙家二乡置古城乡。1958年成立码头公社,1968年改名反修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乡。1992年古城乡划入,次年改置码头镇。产稻、小麦、玉米和柑橘、甘蔗,尤以青草坝萝卜、土烟、榨菜头遐迩闻名,为全市蚕桑基地之一。有酿酒、汽修、造纸等厂,是合川、岳池两市县交界处的农贸物资集散地。龙码公路与合肖干线相连,渠江通轮船。有东汉单室崖墓群二处。


猜你喜欢

  • 卓木

    一作卓摩。即今西藏亚东县。清陶思曾 《藏輶随记》 称: “卓木分上、下二部,上卓木自春丕起,北至帕克哩番民二百六十户界止; 下卓木自春丕起,南至咱利山止,番民一百八十户。” 佘素著 《清季英国侵略西藏

  • 洛口墟

    ①即今江西宁都县北八十三里洛口乡。清置汛。②亦作洛口塘。即今江西会昌县西北六十里庄口镇。明嘉靖 《赣州府志》 卷5: 会昌县有洛口市。

  • 卧象山

    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嘉街东。 《方舆纪要》 卷116��嘉县: 卧象山 “在县治 (今鄂嘉街)东。形如蹲象。 上有�ᘞ

  • 喀七乌兰木伦河

    即今长江南源木鲁乌苏河支流尕尔曲河。在青海西南部。《清一统志 · 西藏》: 喀七乌兰木伦河 “源出巴萨通拉木山西北四百余里什达尔乌兰达布逊山,东南流五百余里,入木鲁乌苏”。

  • 渠河

    一名郎溪。又名芙蓉江。即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渠水。《舆地纪胜》 卷72靖州: 渠河“源出佛子坡,与广西分界。下合众流,环州城会于郎江”。

  • 峰门山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峰门山 “距军东一十五里。其山高大,顶有寒泉,两崖峻险,群峰对峙如门,因以名之”。南宋范成大 《峰门岭遇雨·泊梁山》 诗云: “行尽峰门千万丈,梁山鼓

  • 乙连城

    疑在今辽宁建昌县或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一带。《晋书·慕容皝载记》:东晋咸和九年(334),慕容皝遣“材官刘佩攻乙连,不克”。又,咸康三年(337),“筑好城于乙连东,使将军兰勃戍之,以逼乙连”,皆此。在

  • 扶州

    ①北周天和元年(566)置,治所在嘉诚县(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县境。隋开皇七年(587)废。②隋开皇七年(587)改邓州置,治所在尚安县(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寰宇记》卷134文州:废扶

  • 冈城

    在今河北怀安县东。《水经·㶟水注》:“于延水又东径冈城南。按《史记》:蔡泽,燕人也。谢病归,相秦号冈成君。疑即泽所邑也,世名武冈城。”

  • 道口铺

    即今山东聊城市西三十里道口铺乡。旧属堂邑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堂邑县东有道口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