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龙山

石龙山

①在今安徽青阳县东。《方舆纪要》卷27青阳县:石龙山“在县东四十五里,蜿蜒如龙”。

②在今浙江庆元县治松源镇西隅。《方舆纪要》卷94庆元县:石龙山在“县治西。蜿蜒如龙”。

③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九十里,接武夷山市界。《清一统志·建宁府》:石龙山“三峰鼎峙,中一峰曰鹅儿峰,旁有池广袤数丈”。

④在今江西南丰县西。《舆地纪胜》卷35建昌军:石龙山“在南丰县西百二十里。前山如游龙缭绕数百丈, 乡人呼石龙山”。

⑤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后汉书·王常传》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永阳县北有石龙山。”《水经·涢水注》:“隋水出隋郡永阳县东石龙山。”《元和志》卷27应山县:石龙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有石盘回屈曲若龙形”。

⑥在今湖南湘潭县西。《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石龙峰“山顶有石, 昂如龙首。宋廖宋民讲学其下”。《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作“石龙山”。

⑦在今云南宣威市东。《清一统志·曲靖府》:石龙山“在宣威州东七里。黔、蜀之交,险阻四塞,其西麓有石如龙。明万历末,土官安边与乌撒构兵,据险设营于此”。


猜你喜欢

  • 威羌砦

    北宋置,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宋史·地理志》 延安府: 威羌砦 “地名白洛觜,元符元年进筑,赐名”。

  • 胜江亭

    在今四川达川市西。《方舆胜览》 卷59达州: 胜江亭在 “州西三里。郡守王蕃因读江州司马白居易寄通州司马元稹诗,有 ‘通州犹似胜江州’ 之句,因以名亭”。后废。

  • 高梁城

    ①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晋公子重耳 “使杀怀公于高梁”。《水经·汾水注》: 潏水 “乱流西北径高梁城北”。又引 《竹书纪年》: 晋出公十三年 (前462

  • 唐兴州

    南宋置,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唐兴。元属来远路。明初废。南宋置,治所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北唐兴。辖境相当今百色市西北一带。元属来安路。明初废。

  • 下渣坝莫藏

    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下扎坝。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下渣坝莫藏土百户。

  • 罗墨

    明右江十寨之一。在今广西忻城县南。《明史·广西土司传》: “罗墨、古钵、古凭、都北、咘咳立一州,属那地土官黄旸。”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境内。明时为八寨之一。参见“八寨”。

  • 伊祁山

    在今河北顺平县西二十里。《魏书·地形志》望都县:有“伊祁山”。《寰宇记》卷62望都县:伊祁山,“尧住此山,后因作姓”。祁水发源于此。

  • 下坊集

    即今安徽泾县北太园乡。明嘉靖《泾县志》卷1:下坊镇在“县北五里”。清嘉庆《泾县志》卷2:下坊镇“在县北五里耿姥渡口,有河东、河西二处”。

  • 丈八沟

    ①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南。为古圃田泽之遗迹。泽有九沟,其一为丈八沟,东北流入贾鲁河。《宋史·河渠志四》:“凡许、郑诸水合坚白雁、丈八沟……皆会焉。”清同治《中牟县志》卷1:“丈八沟渠源出新郑出佛潭,自张庄

  • 顺阳县

    ①东汉明帝改博山县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应劭曰: “在顺水之阳也。” 故名。西晋属顺阳郡。南齐改名从阳县。后复为顺阳县。北周废入清乡县。隋开皇初改清乡县复置,属邓州。移治今邓州市西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