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井
①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十里石桥镇。为成都至重庆往来必经之路。《清一统志·成都府二》:石桥井“在简州界。州判驻此”。
②在今四川忠县北。《清一统志·忠州》:石桥井“在州北二十里。本朝乾隆元年移州判驻此”。
①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十里石桥镇。为成都至重庆往来必经之路。《清一统志·成都府二》:石桥井“在简州界。州判驻此”。
②在今四川忠县北。《清一统志·忠州》:石桥井“在州北二十里。本朝乾隆元年移州判驻此”。
全称应为广宁前屯卫中前千户所城。明《辽东志》卷2:中前所城“周围二里二百六十九步,高三丈,池深一丈,阔二丈,周围四里三百步,南门一座,宣德三年指挥叶兴建”。《清一统志·锦州府二》:中前所城“在宁远州西
东汉中平元年(184)置,属八关都尉。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为洛阳南面门户。以伊阙为名。《后汉书·灵帝纪》 注:“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即此。后废。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伊阙山上。东汉中平
即今山东胶南市南信阳场东南里许海中沐官岛。《方舆纪要》卷35诸城县:“信阳场东南一里海中有沐官岛,多石不可耕。”《清一统志·青州府一》:“相传秦时从官斋沐于此,故名。广半里余,袤一里,沮洳难行,且多石
亦作鈋铁胡兰山。今蒙古国前杭爱省翁金河源东巴颜乌兰山。为元初诸帝冬季驻地。《元史·太宗纪》:太宗十三年(1241),“至鈋铁胡兰山,奥都
明置,属交河县。即今河北泊头市西七十五里富镇。明建文四年(1402年)置(一说明正德初置),即今河北省泊头市西富庄驿村。为北京至山东路驿站。清废。
北宋宣和二年 (1120) 于废溱州及溱溪县置,属南平军,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吹角坝。后废。
一作布朗萨。在今新疆皮山县南喀喇昆仑山口北神仙湾一带。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八浪沙“沿途柴草全无”。
明置,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后废。
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三家市。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太仓州:“三家市在城东北四十八里。”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荣成县石岛镇置,治石岛镇(今山东荣成市南石岛)。1948年改设石岛市。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荣成县石岛镇改置(县级),治今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县以镇名。19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