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
又作石径山。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部。海拔184米。为永定河河防要地。《明史·河渠志》:万历十五年(1587)九月,“神宗幸石景山临观浑河”。即此。
又作石径山。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部。海拔184米。为永定河河防要地。《明史·河渠志》:万历十五年(1587)九月,“神宗幸石景山临观浑河”。即此。
一作野戍镇。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汉、晋河阳县治此。
隋越王侗皇泰元年(618)置,属淮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三十五里。唐武德五年(622)废。
即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阿拉克湖。《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柴达木河出河源北托逊淖尔,西流至西拉珠尔格塔拉,阿拉克淖尔水东来入之。”
①在今安徽六安市南。《方舆纪要》卷26六安州:西峰寨“在州南七十里……皆南宋时里人保聚处也”。②即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永发镇。《方舆纪要》卷105澄迈县:“西峰寨在县东。《宋史》:政和间,管帅郭晔乞于澄
即溧阳州。在今江苏溧阳市。《清一统志·镇江府一》: 溧阳县 “元至元十四年升溧州,属建康路。十五年升溧阳府,十六年改路,二十八年降县,元贞元年仍升州”。
在今江苏句容县西石狮乡驻地南莘西北十里。萧绩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第四子,死于中大通元年(529)。墓前遗存石兽和石柱各一对。石兽凶猛健美。二石柱高6米余,柱础刻二龙衔珠图案,上立二十四道瓜棱形的神道石柱,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西安行都司。治所在灵藏(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上游以西,至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南部地区。清改为林葱安抚司。
在今江西会昌县南。《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萧帝岩,“ 《图经》 云: 昔梁武帝读书于此; 又云,齐武帝为赣县令,非读书于此也”。《清一统志·赣州府一》: 萧帝岩 “在会昌县南一百里。一名佛图岩。状
五代晋置,在今山西侯马市西南十三里隘口村。五代晋置,即今山西省侯马市南绛山上隘口村。
即今辽宁锦州市西南小凌河。《汉书·地理志》 柳城县: “参柳水北入海。”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