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山
①亦名盘固山。即今江西会昌县西南盘古嶂。《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盘古山 “在会昌县西南一百里。山形如世俗所画盘古,故名”。
②即盘石。在今河南泌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51泌阳县 “铜山” 条下: “又盘石山,在县南四十里。今讹为盘古山。”
③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7宜川县: “盘古山在县东南百二十里。山势纡回,翼带河滨。”
①亦名盘固山。即今江西会昌县西南盘古嶂。《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盘古山 “在会昌县西南一百里。山形如世俗所画盘古,故名”。
②即盘石。在今河南泌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51泌阳县 “铜山” 条下: “又盘石山,在县南四十里。今讹为盘古山。”
③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7宜川县: “盘古山在县东南百二十里。山势纡回,翼带河滨。”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二十二里西团镇。旧属东台县, 1942年划归台北县(后改名大丰县)。在江苏省大丰市中偏西南部。面积96.1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团,人口 2700。明正德年间灶户煎盐
亦作黄岗陂。在今广西北流市南。《方舆纪要》 卷 108北流县: 黄江陂 “在县南。《志》云: 县境有坑塘、大陂、都莫等陂,俱有灌溉之利”。
明永乐元年(1403)改必里千户所置,属朵甘都司。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一说在今兴海县西南。后废。明永乐元年(1403年)改必里千户所置,治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南。后废。
即今四川绵竹县西南之射水河。《明史·地理志》 绵竹县: “又有紫溪河,一名射水河。”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长甸河口。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清设县丞驻此,民国改县佐。
又名鼓楼隘。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南康县:古楼隘“在县西北六十里,亦曰古楼堡。正德中,桶冈左溪贼出茶坪垇,由上犹入古楼堡,竟薄城下,即此”。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东之东势镇。连横《台湾通史·疆域志》 台湾县:“自治北行二十里为葫芦墩……葫芦墩东北二十里为东势角。”
在今江西上饶县南。《清一统志·广信府一》:冷水岭“在上饶县南三十里。崖石突起,下瞰溪流,丁溪水南流至是触石汇为潭,极清洌。路通福建崇安县之高洲岑阳关”。
在今海南省文昌县南。《寰宇记》 卷105:琼州文昌县有 “紫贝山,元属紫贝县”。《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紫贝山,“ 《旧志》,在县南一里。前有紫贝泉,其阴有钓鳌矶”。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右岸由忒河(马奇托瓦亚河)口。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右岸由忒河(马奇托瓦亚河)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