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渠
在今山西孝义市西。《方舆纪要》卷42孝义县:白龙渠“在县西二十里白壁关,居民引以溉田”。
在今山西孝义市西。《方舆纪要》卷42孝义县:白龙渠“在县西二十里白壁关,居民引以溉田”。
又名泾江。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北九十里长江北岸。《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湖口县: 禁江 “下接小孤山,上通九江,值冬水涸成池,乃鱼虾所聚,或谓之泾江”。
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22石阡府葛彰葛商司: “渰龙陂在司 (治今河坝场)南,旁有渰龙滩,皆乐回江所经也。”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洿池山 “周十余里,环山皆湖,水涨则宛在中央,中列廛市。明崇祯中,县尝徙治于此”。
又名赤石街。即今福建武夷山市南十五里赤石镇。1934年6月17日,上饶集中营新四军战士被解往建阳途中在此暴动。崇阳溪东红岩坡上建有赤石暴动烈士陵园。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南武夷镇。赤石村渡口为1942年6月
①唐末置,属将乐县。即今福建泰宁县治。五代南唐保大三年(945)改为归化场。②金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西归化街。③在今福建漳平市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99漳平县:归化镇在“县南三十里(
①当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境。一说在今屏山县境。《明史·李应祥传》:万历十五年(1587),“撒假与(杨)九乍率万人据(利济)山,播州兵击走之。至是(朱)文达复破之大田坝,合(周)于德兵追逐,所向皆捷
①东晋义熙中改上党郡置,属淮南郡。治所在今安徽芜湖市西南。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废入襄垣县。②隋开皇中析壶关县置,属潞州。治所即今山西长治市。《元和志》卷15引《释名》:“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
在今河北清河县南。《寰宇记》 卷58清河县: “枯上漳渠者,浊漳渠也。源自上党,《城冢记》 云: 邺城北有漳水,今邺郡临漳是也。枯下漳渠者,清漳渠也。自邺县界来,非浊漳也。隋大业中,制使姚暹疏决,从上
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三十八里旧军 (旧清平军)。武帝征和元年 (前92)封赵肃王子起为猇侯。即此。东汉省。西汉征和元年(前92年),武帝封赵敬肃王子起为猇节侯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西
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吴村乡东北山阳村。《水经·清水注》:“世亦谓之重泉水也。又径七贤祠东,左右筠篁列植,冬夏不变贞萋。魏步兵校尉陈留阮籍、中散大夫谯国嵇康、晋司徒河内山涛、司徒琅玡王戎、黄门郎河内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