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沟

白沟

①为巨马河一支流。自拒马河分出,历今河北涿州、高碑店等地,复与拒马河合流。即古之督亢沟水。《水经·巨马水注》:督亢沟水“上承涞水于涞谷……其水自泽枝分,东径涿县故城南。……督亢水又南谓之白沟水,南径广阳亭西,而南合枝沟。沟水西受巨马河,东出为枝沟,又东注白沟。白沟又南入于巨马河”。五代后泛指东西流向的巨马河为白沟河。宋、辽以此为界, 又称界河。河道自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南白沟镇北,东流经霸州市及其以东的信安镇,达今天津市。明永乐末, 自白沟镇改道南出与易水合而东注,巨马河故道遂淤。

②又名净净沟水。源自今安徽濉溪县南古睢水,东北流至江苏铜山县西入古获水。宋时又统称今濉溪县以上睢水为白沟。《宋史·河渠志》:熙宁六年(1073)八月,“都水监言, 白沟自濉河至于淮八百里,乞分三年兴修”。

③原为一小水。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东北流至黎山西北,与宿胥故渎合。《水经·淇水注》:汉建安九年(204)“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河东入白沟, 以通漕运”。此后,上起枋堰,下至今河北威县之古清河, 皆被称为白沟。到隋大业年间才为永济渠所代替。故道南段约当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至今河北大名县之间的卫河;北段经今大名县西,北流至今威县东,下接古清河。今堙。

④古济水流经今河南原阳县东南潴为白马渊,渊水东流为白沟,又东经封丘县南、开封市北,下流与古济水合。《魏书·地形志》 陈留郡封丘县:“有白沟。”《水经·济水注》 视为南济的一部分。唐载初元年(689)引汴水注白沟以通曹、兖赋租,水甚湛洁,称为湛渠。即此。宋、金后堙。


古水名。(1)原指自督亢泽南岸泄泽水南注巨马河一小水,即今河北省高碑店市东自北而南的白沟河。五代后用以泛指西东流向的巨马河。故道自今白沟河店北东流经霸州市城关镇与信安镇北,东抵天津市与南北来诸水会。《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年),契丹南侵,败于阳城,逾白沟而去,即此。宋、辽以此为两国界,故亦称界河。明永乐末自白沟河店改道南出与南易水合而东注,故道遂堙。(2)又称净净沟水。源自今安徽省濉溪县南古睢水,东北流至今江苏省铜山县西入古获水。宋时又统称今濉溪县以上睢水为白沟。宋世白沟遇雨潦时可通航载重百斛的船只,经月不雨即涸竭;至道、熙宁中屡议开浚,意欲使其成为汴渠以外另一自京师通向东南的漕渠,未果。(3)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原为大河故道。以菀水分部分淇水为源,东北流接今内黄县以下古清河,水流微弱。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欲进攻袁尚,为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运,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成堰。此后自枋堰下至今河北省威县南的清河,皆称白沟,成为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至隋炀帝后才为永济渠替代。故道南段相当今河南省淇河口至河北省大名县南的卫河,即隋代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北段经今大名县西,至威县东下接清河,今湮。(4)古济水经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潴为白马渊,渊水东流为白沟,又东经封丘县南、开封市北下流与济水合,为南济的一部分。唐载初元年(689年)引汴水注入以通曹、兖赋租,水色湛洁称为湛渠,即此。宋、金犹见记载,后湮。


猜你喜欢

  • 鲁阳关水

    又名三鸦水、鸦河。在今河南南召县东、鲁山县西南。《水经·淯水注》: 鲁阳关水 “出鲁阳县南分水岭,南水自岭南流,北水从岭北注,故世俗谓此岭为分头也。其水南流径鲁阳关,……又西南径雉县故城南,关水又屈而

  • 深桥

    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齐书·戴僧静传》:永明五年 (487),陈显达命僧静等讨桓天生,“未至比阳四十里,顿深桥。天生引虏步骑十万奄至,僧静合战大破之”。即此。在今河南省泌阳县南。《资治通鉴》:南朝齐永

  • 沈园

    在今浙江绍兴市南街洋河弄,为南宋越中著名园林。以南宋诗人陆游曾游此园并有《钗头凤》词和《沈园》诗而负盛名。历史事实是这样的,陆游初娶唐琬,伉俪甚得,但不悦于陆母,被迫离异,改适赵士程,游亦另娶。绍兴二

  • 柔然可汗庭

    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西岸车车尔勒格。

  • 乌蒙土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乌蒙路置,属云南布政司。十六年(1383)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改乌蒙军民府。治所在天梯(今云南昭通市西九里土城)。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及鲁甸、永善、大关、盐津等

  • 建昌府

    ①唐南诏改巂州置,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为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复为建昌府,属云南布政司,寻属四川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德昌、米易等县地。二十五年 (

  • 石梵

    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南。《三国志·魏书·文聘传》:“使聘别屯沔口,止石梵。”即此。

  • 黄平县

    1913年改黄平州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 1669 平方千米。人口33.6万。辖5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州镇。因田地平

  • 硕古里山

    即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金沙江与雅砻江间之沙鲁里山脉。民国杨仲华 《西康纪要》: 沙鲁里山脉,“硕古里山,在瞻化县西北”。

  • 岳州

    ①西魏置,治所在岳山郡 (今湖北孝昌县北)。隋初废。②隋开皇九年 (589) 改巴州置,治所在巴陵县 (今湖南岳阳市)。大业初改为罗州,寻改为巴陵郡。唐武德四年 (621) 又改为巴州,六年 (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