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亭城
即今河南扶沟县北四十五里白亭城。《魏书·地形志》 扶沟县:“有白亭城。”《寰宇记》卷2扶沟县:“白亭,《陈留风俗传》云:扶沟县有帛乡帛亭。《舆地志》:鄢陵,楚之边邑也。平王封太子建之子胜白公,因居焉。”
即今河南扶沟县北四十五里白亭城。《魏书·地形志》 扶沟县:“有白亭城。”《寰宇记》卷2扶沟县:“白亭,《陈留风俗传》云:扶沟县有帛乡帛亭。《舆地志》:鄢陵,楚之边邑也。平王封太子建之子胜白公,因居焉。”
亦名南池。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南十五里七里镇。《汉书· 地理志》 阆中县: “彭道将池在县南。” 《寰宇记》 卷 86 阆中县: 彭道将池,“ 《郡国志》 云: 彭道鱼池在州西南。《四夷述记》云: 州东南
三国吴立,即今福建霞浦县南古县。西晋太康四年 (283) 升为温麻县。三国吴立,即今福建省霞浦县南古县。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升为温麻县。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巴郎山“在懋功屯务厅东二百一十五里。其山袤延三百余里,与茂州瓦寺土司接界”。民国《懋功县志》: 巴郎山“一名斑斓山。古称冉,
北周保定元年(561)置,属嘉州。治所在平羌县(今四川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山、峨眉山二市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治平羌县(今四川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乐山市一
①战国赵地,在今河北磁县西南。《史记·赵世家》: 幽缪王迁二年 (前234),“秦攻武城,扈辄率师救之,军败,死焉”。②在今山西介休市东。《清一统志·汾州府一》:武城 “在介休县东四十五里。秦遣武安君
即今江西永修县东北芦潭。明初置巡司于此。后废。古镇名。又名芦潭市。在今江西省永修县东。明于此置巡检司。
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8藤县:大燕岩“雄伟秀丽,下瞰长江”。
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南汤山城镇。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9:汤山城在“(凤凰)城东五十里”。
①北周置,为资田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二百里清江北岸。隋为清江郡治。唐武德八年 (625) 废。②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肆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③唐置,属羁縻
东晋咸康三年(337)改苦县置,属陈郡。治所即今河南鹿邑县。北魏属陈留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亳州。大业初属谯郡。唐属亳州,乾封元年(666)改为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