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堰头村
即大堰村。今浙江衢县北玳堰乡。
即大堰村。今浙江衢县北玳堰乡。
辽置,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北宋沈括 《熙宁使虏图抄》: “锅窑毡帐南距牛心帐八十里少东。……大河 (和) 毡帐东南距锅窑帐七十里。”
①北宋置,属河清县。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七十八里长泉村。金属孟津县。后废。②北宋置,属青神县。在今四川青神县西。明曹学侄《蜀中名胜记》卷12青神县:“《志》云:长泉镇有麒麟桥,王蜀时,麒麟见于此,因立麒
①即今河北定兴县西南姚村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定兴县图: 西南有姚村镇。②即今山东曲阜市西北十五里姚村镇。清乾隆《曲阜县志》 卷36: “姚村,有集。”③即今河南林州市北姚村镇。民国 《林县
①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七十五里龙亢镇。东汉属沛国,西晋改属谯郡。东晋后废。东魏武定六年(548)复置,为龙亢郡治。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621)析夏邱县地复置。贞观八年(634)废
又作部日甸。唐南诏置,属银生节度。治所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宋大理改步日部。南诏置,驻地即今云南省普洱县。大理国改置步日部。
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南上江镇。清雍正八年(1730)于此置都江厅。
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二十八里黄姑镇。清光绪 《平湖县志》 卷1 《东十九都西区全图》 有虎啸桥镇。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阳城县置,属沁州。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南五里阳城村。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 属韩州。九年(626)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阳城县置,治今山西省武乡县
即今贵州三穗县东款场乡。旧属天柱县。《清一统志·镇远府》 “县前铺” 条下: 又有 “款场铺” 等,“皆天柱县管理”。
西汉元鼎二年 (前115) 建。在长安城中北关内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未央乡卢家口村)。《汉书·武帝纪》 载: “元鼎二年春,起柏梁台。”《三辅黄图》 卷5引 《三辅故事》 云: “以香柏为梁也。武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