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环州

环州

①隋开皇十九年 (599) 置,治所在鸣沙县(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元和志》 卷4灵州鸣沙县: 环州 “以大河环曲为名”。大业三年 (607)废。唐贞观六年 (632) 复置,九年又废。

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东海县 (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寰宇记》 卷22海州东海县: 唐置环州,“以水环绕为郡名”。八年 (625)废。

③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治所在正平县 (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大环江西岸)。《寰宇记》卷168环州: “环落洞是诸洞要冲,故以环名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正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环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河池市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部。后移治思恩县 (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宋为羁縻州,属宜州。熙宁八年 (1075)废。

④五代周广顺二年 (952) 改威州置,治所在通远县 (今甘肃环县)。《舆地广记》 卷14环州: “以大河环曲为名。” 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及庆阳县西北部。显德四年 (957) 降为通远军。北宋淳化五年(994) 复升为环州。元属巩昌路。明洪武初降为环县。

⑤即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北四郎城。明杨荣《北征记》: 永乐二十二年 (1424),朱棣北征,五月“次威虏镇,丁丑,发威虏镇,次环州”。


(1)州名。(1)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治鸣沙县(今宁夏中宁县鸣沙镇)。“以大河环曲而名”(《太平寰宇记》)。大业三年(607年)废。唐贞观六年(632年)复置。九年废。(2)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东海县(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辖境相当今江苏省连云港、东海、赣榆等市县。八年废。(3)唐武德四年置,治孝昌县(今湖北孝感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孝感市一带。八年废。(4)唐贞观十二年置,治正平县(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大环江西岸)。“环落洞是诸洞冲要,故以环名州”(《太平寰宇记》)。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及河池市地。属岭南道。天宝、至德年间曾改为正平郡。北宋为羁縻州,属宜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升为庆远府)。庆历四年(1044年)环州蛮区希范“率众五百破环州,劫州印,焚其积聚”(《宋史·蛮夷传》),即此。元初废。(5)五代周广顺二年(952年)改威州置,显德四年(957年)降为通远军。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复为环州,治通远县(今甘肃环县)。属陕西路,后属永兴军路。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环县。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省通远县入州。明洪武初降为环县。(2)集镇名。在云南省武定县西北部。环州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500。环州,系彝语“封闭的岩洞”汉音译地名。产玉米、马铃薯、烤烟等。特产“雪上一枝蒿”、茯苓、云木香、松茸、香蕈。明为集,为县西北较大集市。有公路达武定县城。


猜你喜欢

  • 媳妇山

    在今辽宁抚顺县东、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 卷37沈阳中卫: 媳妇山 “亦在抚顺关外”。

  • 上寨驿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北七十里。清乾隆二十年(1755)设驿。

  • 建明寺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平城故城。北魏承明元年 (476) 八月,孝文帝诏建。同年十月,孝文帝曾行幸此寺。

  • 犊渚

    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以西黄河北岸一带。《魏书·太宗纪》: 泰常六年 (421) 七月,拓拔嗣“遂至于河,八月庚子,大狝于犊渚”。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东南、黄河北岸。北魏泰常六年(419年),拓跋嗣

  • 艾陵湖

    在今江苏江都市北邵伯镇东。《寰宇记》卷123扬州广陵县:“邵伯埭有斗门,县东北四十里。临合渎渠有小渠,阔六步五尺,东去七里入艾陵湖。”又引《阮升之记》云:南齐建武五年(498),“遏艾陵湖立裘塘屯”。

  • 百家镇

    北宋置,属清水县。即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六十里百家乡。

  • 天涯山

    在今山西原平市东二十里。《明一统志》卷17太原府:天涯山“在崞县东南四十里。形类芙蕖,山有石鼓”。《清一统志·代州》:天涯山“亦有小五台之称,俗名莲花峰。峭石壁立,峦岫温和,雪落随消”。在山西省原平市

  • 旺苍设治局

    1941年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旺苍县。1945年改为旺苍县。1941年由广元县析置,治今四川省旺苍县旺苍坝。1945年升县。

  • 春秋台 (臺)

    在今山东曲阜市南。任昉《述异记》: “曲阜县南十里有孔子春秋台。” 相传为孔子作《春秋》 处。

  • 天尊山

    在今江西武宁县西北,与湖北阳新县交界处。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武宁县图说:“金水铺又三十里经天尊山至黄土岭, 自县至此一百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