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献县

献县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献州置,属河间府。治所即今河北献县。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市。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56.6万。辖4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乐寿镇。西汉置乐成县,治今献县东南,为河间国治。东汉改名乐陵县。三国魏复名乐成县。晋更名乐城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徙今献县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广城县,仁寿元年(601年)又改名乐寿县,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后改隶深州。宋属河间府。金天会七年(1129年)于乐寿置寿州,天德三年(1151年)改寿州为献州。明洪武初乐寿县省入献州,洪武八年(1375年)献州降为献县,属河间府。清乾隆《河间府新志》:“金天德中,以其为汉河间献王封国,献陵在焉,故特名其州为献。”献王即汉武帝刘彻之兄刘德。献县以此为名。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改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沧县专区,1958年属天津专区,同年改属天津市,1961年属沧州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沧州市。地处河北平原中部,地势低平。滹沱河、滏阳河、滏阳新河、子牙河、子牙新河流经县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特产金丝小枣、鸭梨。有化工、纺织、农机、地毯、建材等工业。草编织品、补花为传统手工艺品及县外贸大宗商品。石黄高速公路和106、307国道等经县境。古迹有汉河间国献王陵、单桥石桥等。张庄天主教堂国内驰名。


猜你喜欢

  • 天门

    在今河北涞源县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二十一年(396),后燕慕容垂攻北魏,“逾青岭,经天门,凿山通道,出魏不意,直指云中”。胡注“青岭盖即广昌岭,在代郡广昌县南,所谓五回道也。其南层崖刺天,积石之

  •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在今广东广州市中山四路东段。明清为番禺学宫(孔庙)。该所创办于1924年7月,一、二届所址在广州市越秀南路惠州会馆(今越秀南路89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三至五届在东皋大道原1号(今东皋大道礼兴街6

  • 仁怀县

    北宋大观三年(1109)置,属播州。治所在今贵州赤水县东南复兴镇。宣和三年(1121)废。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复置,属遵义府真安州。治所在留元坝(今赤水市)。据明曹学佺《名胜志》:“仁水在县西南

  • 官田坝

    即今云南盐津县。1931年盐津县由该县南郊老街迁治于此。

  • 汴洛铁路

    从今河南开封市至洛阳。全长约184公里。因开封古称汴京,故名汴洛。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动工修建,宣统元年(1909)建成。后为陇海铁路的一段。

  • 石鱼河

    即今湖北随州市南涢水上源石牛河。《舆地纪胜》卷83随州:石鱼河“在州南洪山界”。《方舆纪要》卷77随州“浪水”条下:石鱼河“在州城南五十里。亦出大洪山”。

  • 琵琶峰

    在今湖南湘潭县南。《方舆纪要》 卷80湘潭县: 琵琶峰 “与南岳祝融峰相望,七十二峰之一也”。《清一统志· 长沙府一》: 琵琶峰 “以形似名”。

  • 大蜀山

    在今安徽合肥市西二十里。《舆地纪胜》卷45庐州:大蜀山“在合肥县西二十里。合肥四郊坦夷,蜀山杰出于其右。上有寺曰开福,又有永济龙王庙”。《方舆胜览》卷48庐州:大蜀山,“《尔雅》释山:蜀者独也。此山独

  • 东汝南县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属汝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北周废。

  • 丹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汾州置,治所在义川郡义川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因丹阳川为名。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县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所在义川县(今宜川县东北,后移今宜川县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