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厅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拟置,属黑龙江省瑷珲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漠河县黑龙江南岸漠河乡。1914年设漠河设治局,1917年改为漠河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漠河,属黑龙江副都统。1914年改设治局。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拟置,属黑龙江省瑷珲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漠河县黑龙江南岸漠河乡。1914年设漠河设治局,1917年改为漠河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漠河,属黑龙江副都统。1914年改设治局。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西北巴小图泉东岸。见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3《武备志·兵事》。
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北口路东。清顺治年间建。雍正元年 (1723)拟分给宝亲王弘历作为邸第,弘历登基后改为喇嘛庙,名福佑寺。1927年改为西藏班禅驻北平办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作为西藏班禅驻北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西十二里。明洪武初朱泾巡司改置于此。
北宋置,属虞城县。在今河南虞城县境。
西汉置, 属巨鹿郡。 治所在今河北巨鹿县北夏旧城。西晋初废,后复置。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 废入柏人县,太和二十一年 (497) 复置,属南赵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赵州。大业
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八十五里雅口乡。清为土都司驻地。洪宪元年(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作大丫口。
指临淄西北以下时水支津。《春秋》:庄公九年(前685),“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干时,我师败绩”。杜注:“干时,齐地。时水在乐安界歧流,旱则竭涸,故曰干时。”《水经·瓠子河注》:“时水又西径西高苑县故
一作悬壶城。即今河南汝南县治。《水经·汝水注》: “汝水又东径悬瓠城北。……形如垂瓠。” 故名。东晋、南北朝时,为南北军事要地。东晋为汝南郡治。南朝宋又为上蔡县治。隋、唐置豫州及蔡州于此。大历八年 (
①西汉元朔四年 (前125) 置,为西河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之古城乡。一说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浩绕召村霍洛柴登古城。东汉废。《水经· 河水注》: 湳水 “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又东径富昌县
一作平营驿。清置,属奇台县。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南九十里老奇台镇。宣统 《新疆图志》 卷79奇台县: 屏营驿 “即奇台旧治城。注: 戈壁平旷,城驻巡检,城外居民百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