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河故渎
在今河南滑县北。《方舆纪要》 卷16滑县: “乾宁二年,河涨,将毁州城,朱全忠命决为二河,夹州城而东,为害滋甚。后唐同光初,梁以唐兵渐逼,命段凝于滑州决河,东注曹、濮及郓,以限唐兵,谓之护驾河。自是屡费修塞。宋淳化四年,梁睿言: 滑州每岁河决南岸,请于迎阳村凿渠引水,凡四十里至黎阳合大河,乃命兴役。五年新渠成。又命杜彦钧凿河开渠,自韩村埽至州西,凡五十余里合于河,以分水势。宋南渡以后,故渎渐为平陆矣。”
在今河南滑县北。《方舆纪要》 卷16滑县: “乾宁二年,河涨,将毁州城,朱全忠命决为二河,夹州城而东,为害滋甚。后唐同光初,梁以唐兵渐逼,命段凝于滑州决河,东注曹、濮及郓,以限唐兵,谓之护驾河。自是屡费修塞。宋淳化四年,梁睿言: 滑州每岁河决南岸,请于迎阳村凿渠引水,凡四十里至黎阳合大河,乃命兴役。五年新渠成。又命杜彦钧凿河开渠,自韩村埽至州西,凡五十余里合于河,以分水势。宋南渡以后,故渎渐为平陆矣。”
明洪武初改韶州卫置,属清远卫。治所在韶州府 (今广东韶关市)。后废。
又称前首旗。即和硕特前头旗。在今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境。
即今福建上杭县北才溪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三次到此。今有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
亦名都荔山。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南隅。明曹学佺 《广西名胜志》 卷1阳朔县: “县理设在都利山下。《注水经》 云: 漓水又南径都利山是也。以出香草,故名。”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寰宇记》 卷25长安县: 雁鹜陂,“地方六顷,承昆明池下流,在镐池北。沈约诗曰: 东出千金堰,西临雁鹜陂”。久废。
清置,即今贵州赤水市东北长沙镇。
①北周天和元年(566)讨浑胡置,属覃州。治所在通轨县(今四川黑水县北)。寻改为覃川荣乡二郡。②隋大业三年(607)改扶州置,治所在尚安县(今四川南坪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坪县及松潘县北,若尔盖东
即今河南宁陵县西南三十里张弓镇。清光绪《归德府志》卷首《宁陵县境图》:西南有张弓集。
峨眉山别称。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西晋张华《博物志》:“南安县西百里,有牙门山。”
在今江苏金坛市南三十里,长荡湖西。《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金坛县: 湖溪村“明初置长荡湖河泊所,又湖溪巡司亦置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