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湘山

湘山

①一名君山。亦曰洞庭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道书以为第十一福地。相传尧女、舜妻死于此,俗称湘君,因以为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二十八年 (前219),“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 ‘湘君何神?’ 博士对曰: ‘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 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水经注》谓之君山。

②又名黄陵山。在今湖南湘阴县北四十五里。《元丰九域志》 卷6: 湘阴县有 “湘山”。《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黄陵山 “一名湘山”。

③在今广西全州县西一里。《元丰九域志》 卷6清湘县 “有湘山”。《方舆纪要》 卷107全州: 湘山“峰峦蓊郁,岩洞幽深,泉石秀异,登其巅,尽一州之胜”。


(1)古山名。又称君山或洞庭山。在湖南省岳阳县西南洞庭湖中。方六十里,状如十二螺髻。相传尧女、舜妻死于此,俗称湘君,因以为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年),“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参见“君山(2)”。(2)今山名。又称西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城西。南濒万乡河,东扼湘江。最高峰404米。顶有甲亭,南麓有建于唐代的湘山寺,已废。宋刺史柳开在崖东建读书堂。湘桂铁路斜贯西北。


猜你喜欢

  • 升州

    ①隋仁寿初改湖州置,治所在湖阳县(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大业初废。②唐乾元元年(758)改江宁郡置,治所在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等县地。上元二年(761

  • 二浙

    浙东、浙西的合称,泛指今浙江全省、上海市和江苏长江以南部分。《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时二浙久安,人不习战”,即指此。

  • 禹门河

    即今山西汾阳县北之禹门河。源出县西北张家堡西,东南流入文峪河。《方舆纪要》 卷42汾阳县: 禹门河在 “城西十里。西山诸溪之水会流于此,谓之河口,伏流潜注,东入于文湖。相传禹导洪水至此,因名”。

  • 大寨寅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清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于此。

  • 青龙潭市

    即今湖北安陆市西北二十六里青龙镇。清光绪 《德安府志》 卷8 《兵事》: 同治三年 (1864)四月,张总愚 “扰及郡西三里店、白兆山、青龙潭等处”。

  • 孔岭关

    唐置,在今山西广灵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蔚州灵丘县:“有直谷关。其北有孔岭关。”《新五代史·高行周传》:“高思继兄弟在孔领关。”即此。又名孔领关。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蔚州灵丘县

  • 那密水

    即今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之泽泽拉夫善河。《新唐书·西域传》:康国“在那密水南”。

  • 端村

    即今河北安新县南端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安州图: 东南有端村镇。

  • 干远州

    元置,治所即今云南镇远县。明建文四年(1402)改名镇原州。

  • 落巍县

    亦作洛巍县。唐置,属羁縻归化州。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古州村西。北宋庆历四年(1044) 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