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
即今四川石渠县东南温波乡。民国 《邓柯县图志》 寺院: 温情寺,黄教。地址在温波。
即今四川石渠县东南温波乡。民国 《邓柯县图志》 寺院: 温情寺,黄教。地址在温波。
一名三交川水。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南。《寰宇记》卷32泾州灵台县:“三交川水,在县东南十五里,亦名三香水,源从麟游县。”
即 《通典》 之匹播城。在今西藏穷结县。《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 “乃渡臧河,经佛堂百八十里至勃令驿鸿胪馆,至赞普牙帐。”即“跋布川”。
北宋开宝五年 (972) 以浛洭县改名,属连州。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六年 (973)改属英州。元省人英德州。古县名。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以浛洭县改名,治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北浛洸,属连州。六
1928年析禹县及登封县地置,属河南省。治所在白沙镇(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六十里白沙村)。后废。旧县名。1928年由登封、禹县两县析置,治白沙(今河南禹州市西北白沙)。1931年撤销,并入登封、禹县两县。
1947年秋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阳谷、东阿二县析置,治阿城 (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1949年9月撤销,并入阳谷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7年由阳谷县东部和东阿县西部析置,治今山东省阳谷县阿
清康熙十一年 (1672) 改都匀卫置,为都匀府治。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58年析置都匀市。1983年撤销都匀县,并入都匀市。都匀因都云蛮而得名。据徐松石
北宋置,属清湘县。即今广西资源县。元至正中置巡司,寻废。明洪武六年(1373)复置巡司。清雍正八年(1730)移州同驻此。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西。元至正中于此置巡检司。清雍正八年(1730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南。据《晏子春秋》载:传说齐景公有三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都以勇武闻名。一日宰相晏婴从三武士身边走过,三武士自恃功高,傲慢无礼,晏婴因此认为他们是“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指辽时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东至乌苏里江口以下,松花江和黑龙江两岸的五个部落。《辽史·营卫志下》:“五国部:剖阿里国、盆奴里国、奥里米国、越里笃国、越里吉国,圣宗时来附,命居本土, 以镇东北境,属黄
即今广东三水市(西南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三水县:西南巡司“在县(今三水市西河口镇)东南十二里。地名杨梅堡,旧有西南寨,洪武三年改置巡司,并置驿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