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渑池

渑池

①战国初属郑,后入韩、秦。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朱城。《史记·蔺相如传》: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即此。秦置渑池县。

②池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北。《明一统志》 卷29河南府: 黾池 “在渑池县治北。黾似蛙而腹大,池有此。因名”。


(渑miǎn) 古邑名。渑,又作黾。因南有渑池得名。战国初属郑,后属韩,后又入秦。有东、西两城:东城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四十三里,西城在县西四十四里。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与秦昭王会于此。《水经注·穀水》:“穀水又东径秦、赵二城南。……昔秦、赵之会,各据一城,秦王使赵王鼓瑟,蔺相如令秦王击缶处也。”秦置渑池县。参见“黾池”。


猜你喜欢

  • 纥伏干泉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新唐书·地理志》所载边州入四夷道里中的夏州北道,“又经步拙泉故城,八十八里渡乌那水,经胡洛盐池、纥伏干泉,四十八里度库结沙”。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西北哈日芒乃淖尔之北。唐代地

  • 酉阳州

    元置,属怀德府。治所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元末明玉珍改为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复为酉阳州, 八年(1375)升为宣抚司,天启初又改为宣慰司。清乾隆元年(1736)升为直隶州

  • 伏龙冈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方舆纪要》卷11良乡县:伏龙冈“在县西十里, 以形势蜿蜒而名”。

  • 海窝子镇

    即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四十里新兴镇。清光绪 《彭县志》 卷2: 新兴场 “旧名海窝子。在西乡梯云鹿坪二里。距县西北四十里,南距通镇场十里。乾隆五十五年设”。

  • 宣平县

    ①金承安二年 (1197) 置,属宣德州。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镇西。元移治今怀安县东左卫镇,属宣德府。明洪武四年 (1371) 废。②明景泰三年 (1452) 分丽水县置,属处州府。治所即今浙江武

  • 湟里镇

    又名埠头镇、杨柳镇。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南七十里湟里镇。清光绪 《常州府志》 卷5武进县: 西南旌孝乡第三十六都图有湟里。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武进县西南有 “湟里镇”,并记: “湟里距治七十里,

  • 善因寺

    俗称西大仓。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城北三里。东北距汇宗寺里许,俗呼新庙。清雍正九年 (1731),敕仿西藏达赖喇嘛所居都岗之式建置,以居章佳胡土克图。制作工艺,为蒙古诸寺第一。

  • 古辣泉

    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南古辣镇。《舆地纪胜》卷113引《桂海虞衡志》云:“古辣,乃宾、横间墟名。以墟中泉酿酒,既熟不煮,但埋之地中, 日足取出,色浅红,味甘而致远,虽行烈日中不亟坏,南州珍之。”又引宋徐安国

  • 沙桥驿

    ①即今云南南华县西三十里沙桥镇。明属镇南州,置沙桥巡司。②明洪武中置,在今云南南华县西北沙桥镇。清废。

  • 东冢集

    即今山东昌邑县东北二十四里东冢乡。清乾隆《昌邑县志》卷2有东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