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浪滩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百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沅江” 条下: 清浪滩 “滩口又有三门滩、闪电洲”。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百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沅江” 条下: 清浪滩 “滩口又有三门滩、闪电洲”。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新蔡县东南。《左传》:文公九年 (前618),“夏,楚侵陈,克壶丘”。杜注:“壶丘,陈邑。”古邑名。在今河南新蔡县东南。春秋属陈。《左传》文公九年(前618年):“楚侵陈,克壶丘。”
元至元十一年 (1274) 置,属腾冲府。治所在今云南腾冲县北六十里顺江街。至正七年(1347) 改宣抚司,旋废入腾冲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治今云南省腾冲县北。属腾冲府。至正七年(1347
隋义宁二年 (618) 置,治所在郿县 (今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辖境相当今陕西眉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废。隋义宁二年(618年)置,治郿县(今陕西眉县东渭河北岸)。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眉县一带
全称栖霞寺舍利塔。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栖霞寺东侧。建于隋仁寿元年 (601),但从塔上浮雕看,为南唐重修的遗物。塔八面五层,高约15米,全部用细致的灰白石构成,仿木结构。底座是宽敞的台基,台基上为
即今广东连平县东南忠信镇。明、清置忠信巡司于此。即今广东省连平县东南忠信镇。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巡检司于此。
又作桑那宗。即今西藏扎囊县东北桑伊。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桑伊宗。1960年并入扎囊县。“桑伊”,藏语意为无边无际、存想。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桑伊。1960年与札囊宗合并,改置札囊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汾州置,治所在霍邑县(今山西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市及汾西、洪洞县地。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贞观十七年(643)废。《元和志》卷12霍邑县:“吕坂在县西南十
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南郑县有中梁山。《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中梁山,“《汉中郡记》云,镇梁州之中,故以为号”。在重庆市西部。系华蓥山南段分支。北起合川市,往南至江北区称西山,至
亦称老羌、老掐、罗车、罗刹、逻车、罗禅。即沙皇俄国。清康熙 《平定罗刹方略》 卷1:“罗刹者,鄂罗斯国人也。鄂罗斯僻处西北绝域,自古不通中国。其人率皆犷悍贪鄙,冥顽无知。所属有居界上者,与黑龙江诸处密
又名蛮楼寨。在今安徽阜阳市北颍水北岸三里。《寰宇记》卷11颍州汝阴县:“故任城在县北一里。陈将任蛮奴伐齐,于颍水北岸筑城,以围汝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