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平县

清平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贝丘县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南康庄南。隋大业末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博州。北宋初属大名府。元丰中河决,徙治明灵砦 (今高唐县西南清平)。元属德州。明属东昌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6年撤销,并入高唐、临清二县。

②明弘治七年 (1494) 改清平长官司置,属麻哈州。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后改属独山州。清康熙七年 (1668) 省入麻哈州。十一年(1672) 复置,属都匀府。1914年改名炉山县。


古旧县名。(1)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贝丘县置,治今山东省临清市东水城屯村。属清河郡。唐属博州。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徙治明灵寨,即今高唐县西南清平镇。属大名府。元属德州。明、清属东昌府。解放战争期间属冀南解放区。1948年初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萧永智烈士,改名永智县。原属山东省,1949年属平原省,1952年复属山东省。1956年并入临清县和高唐县。(2)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清平长官司,弘治七年(1494年)升为县,治今贵州省凯里市西北清平。属独山州。清康熙七年(1668年)省入麻哈州;十一年复置,属都匀府。1914年因与山东省清平县重名,改名炉山县。


猜你喜欢

  • 傅岩

    即傅险。今山西平陆县治圣人涧。相传为殷武丁的贤相傅说版筑之处。《尚书·说命上》: “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又作傅险。在今山西省平陆县。相传商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之处。《尚书·说命》:“说

  • 小神湖

    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清一统志·徐州府一》:小神湖,“清康熙十七年河臣靳辅于毛城铺建减水闸坝。减黄河涨水入此湖,下达雌河及萧县永固姬村等湖, 至(江苏)宿迁归仁堤, 入洪泽湖”。

  • 七里江

    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9象州:七里江在“州东七里。有天堂岭,江源出焉,流入象江”。

  • 麻尔岳木岭

    即今西藏仲巴县西境之马牧木拉。《清一统志·西藏》 麻尔岳木岭: “在卓书特部落西二百八十九里,即冈底斯山向南之支干,岭南为藏之西界,岭北为阿里之东界。”

  • 可敦城

    回鹘古城,即回鹘建牙之地。见于《辽史·地理志》 者有三: (1)云内州“有古可敦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北阴山北麓。唐天宝中于此置横塞军,并移安北都护府治此。(2)镇州“本古可敦城”。在今蒙古国布

  • 钩鏁垒

    在今河南偃师市南。《寰宇记》 卷5河南府缑氏县: “钩鏁垒,在今县北七里。按 《宋书》 武帝西征,营军于柏谷坞西,即此垒也。有三垒相连如锁,故名。” 北周曾移缑氏县治此。

  • 草山管理局

    1949年8月为建设草山风景区由台北市析置,驻阳明山 (今台湾台北市北阳明山)。1950年9月改名阳明山管理局。1967年撤销,并入台北市。1949年由台北市析置(县级),治今台湾省台北市北阳明山。1

  • 沿河县

    1913年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1986年改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以沿河土司辖地设置,治今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镇。1986年撤销,

  • 三山

    ①在今辽宁绥中县西。《辽史·地理志》:来州“有三州山”。《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三山“在卫西北三十里。高数千仞,三峰并秀”。②又名护国山、下三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板桥浦西。《寰宇记》

  • 北泉

    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北。《清一统志·汝宁府一》:北泉“在确山县西北十里乐、秀二山之间。泉水涌作莲花状。宋曹庠、魏著、侯冲、贺填尝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