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淳化县

淳化县

①北宋淳化四年 (993) 置,属耀州。治所即今陕西淳化县。宣和元年 (1119) 改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②北宋宣和三年 (1121) 改清溪县置,属严州。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南宋绍兴元年 (1131) 改为淳安县。


(1)古县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腊起义失败后,以青溪县改名。治所已被新安江水库所淹,在今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中心区南山岛附近水域。属严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改名淳安县。(2)今县名。在陕西省中西部、泾河流域。属咸阳市。面积965平方千米。人口19.2万。辖5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北宋淳化四年(993年)析云阳县地于梨园镇(今城关镇)置淳化县,以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年号命名。金、元、明、清属邠州。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4年中共陕甘特委在县北马家山设赤淳县,1935年名赤水县,同时在安社村又设立淳耀县,属关中特区。1943年淳耀县人民政府迁今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1940年属关中分区。1949年省赤水入淳化,属三原分区。1950年属咸阳专区,1953年属宝鸡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并淳化县入三原县。1961年复设,属咸阳专区。1968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咸阳市。地处黄土高原区西南部,泾河沿西南界东南流。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为主。林草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达77%。矿产有煤、石灰石等。工业有采煤、水泥、机械、化肥、造纸、食品等。三旬公路纵贯。古迹有史家原西周遗址、汉甘泉宫遗址、钩弋夫人墓(云陵)。有淳化革命烈士陵园、爷台山战役纪念地等。


猜你喜欢

  • 松外县

    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置,为牢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永徽三年 (652) 废入昌明县。古县名。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置,治今四川省盐边县北。属牢州。永徽三年(652年)废入昌明县。

  • 上粉县

    在今湖北房县东南。《水经·粉水注》:“粉水导源东流,径上粉县。取此水以渍粉,则皓耀鲜洁,有异众流,故县水皆取名焉。”

  • 通利渠

    ①在今河北涉县西。《方舆纪要》 卷49涉县: 通利渠在 “县西一里。下流入于涉河,居民资以灌溉”。②又名鱼君陂。在今河北任丘市南。《新唐书·地理志》 任丘县: “有通利渠。开元四年,令鱼思贤开,以泄陂

  • 环州驿

    即今云南武定县西北一百十二里环州乡。清 《乾隆内府舆图》: 武定府西北有环州驿。

  • 那地州

    明洪武元年(1368)改地州置,属庆远府。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吾隘乡那地村。民国初属广西田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31年废入南丹县。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置那、地二州,属宜州羁縻。明洪武

  • 山东

    古地区名。(1)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华山或崤山以东为山东,与汉代“关东”含义相同。战国时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史记·秦本纪》:孝公元年(前361),“河山以东强国六”。《汉书·赵充国传》:“秦汉以

  • 隆业山

    在今辽宁沈阳城北郊,北陵公园内。清太宗皇太极昭陵在此。《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隆业山 “在承德县西北十里,昭陵在焉。自城东北叠��层峦, 至此而宽平宏敞, 有包罗万象统御

  • 绿野亭

    在今陕西武功县 (普集镇) 西北武功镇附近。《清一统志·乾州》: 绿野书院 “在武功县治南,旧为绿野亭。宋儒张载讲学处。明弘治中改建书院”。

  • 武家岩

    在今四川武胜县北三十里。清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义军战杀李继昌于此。

  • 两下岭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两下岭在县(今城关镇)西三十里,山脊隆起,东西陡削如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