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润州

润州

①隋开皇十五年 (595) 置,治所在延陵县(今江苏镇江市)。《元和志》 卷25润州: “城东有润浦口,因以为名。” 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三年(620) 复置,治所在丹徒县 (今江苏镇江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丹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润州。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句容、镇江、丹徒、丹阳、金坛等市县地。建中三年 (782) 置镇海军,宋初仍为润州。开宝八年 (975) 又置镇江军,政和三年 (1113) 改为镇江府。

②辽圣宗时置。治所在海阳县 (今河北抚宁县东北海阳镇)。金皇统三年 (1143) 废。


(1)隋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治延陵县(唐改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以州东有润浦得名。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京、镇江、丹阳、句容、金坛、江宁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丹阳郡,乾元元年复名润州。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为镇江府。地当江南运河入江之口,为南北交通枢纽。(2)辽置,治海阳县(今河北抚宁县东北海阳镇)。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抚宁县东北部及秦皇岛市。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


猜你喜欢

  • 齐都伯

    在今新疆阿图什市东北。《清一统志·乌什》:齐都伯“在扎木必勒阿斯提西南四十里”。

  • 上隽郡

    南朝梁大同五年(539)置,治所在下隽县(今湖北通城县西北)。承圣三年(554)改为隽州。

  • 又作成。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河南范县东南。一说在汶上县西北二十里。《春秋》: 隐公五年(前718),“秋,卫师入郕”。即此。(1)古国名。又作盛、成。姬姓,西周封国。始封之君为周文王子叔武。在今山

  • 马鞍场

    即今四川仪陇县东七十里马鞍镇。清同治《仪陇县志》卷2:县东有马鞍场。场西琳琅山下李家湾,为朱德故乡。1981年建有朱德故居纪念馆。

  • 青阳门

    十六国后凉都城姑臧城的城门,在今甘肃武威市。《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 建和年间,秃发傉檀袭姑臧,“耀兵于青阳门”,即此。

  • 龙里等寨长官司

    ①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龙里长官司,属贵州宣慰司。二十三年(1390)改置龙里卫。②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西南隆里乡。明属思州宣慰司,后改属

  • 郏城县

    ①亦作城、 城。 北魏改郏县置, 属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郏县。北齐废。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管州。治所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大业初废。③隋大业四年 (608)

  • 宣王陂

    在今河南修武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49修武县 “吴泽陂” 条下: 宣王陂,“孔子欲北之赵,尝至此。后人以孔子追封文宣王而名。流合于吴泽陂”。

  • 红花渠

    在今宁夏银川市南。《方舆纪要》卷62宁夏镇:红花渠在“镇南五里,分唐来渠水东南,溉田七百余顷。复引入城中,民汲甚便”。

  • 临蔡关

    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五代周显德中置,以临蔡河而名。《方舆纪要》 卷47开封府祥符县: 临蔡关在 “府东南四十里。五代周显德中,浚闵水入蔡河,沿颍入淮,以伐南唐,曾置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