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山
在今江西宁冈县西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浆山 “在永宁县 (治今新城镇) 西三十里。峰峦峻峭,松林蓊郁,有泉味甚甘。上有蜀先生行祠”。
在今江西宁冈县西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浆山 “在永宁县 (治今新城镇) 西三十里。峰峦峻峭,松林蓊郁,有泉味甚甘。上有蜀先生行祠”。
即鄂朗希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西北布列亚河上源。《清高宗实录》 卷743:乾隆三十年 (1765) 八月癸酉,黑龙江将军富僧阿等奏: “嗣后请饬打牲总管每年派章京骁骑校兵丁,六月由水路与捕貂人
即今福建顺昌县西之金溪。《方舆纪要》卷97顺昌县:西南溪“在县治西,即将乐县之大溪也。东流至此,又西溪流合焉”。
明永乐十一年 (1413) 分湖广、四川、云南三布政司地置贵州布政司,治所在贵州宣慰司 (今贵阳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清为贵州省。治贵阳府 (今贵阳市)。康熙四年 (1665) 将四川的乌
在今湖南道县西北五十里。《方舆胜览》卷24道州: 营道山 “其始名曰营阳,又曰南营,又曰洪道”。《明一统志》 卷65永州府: 营道山 “亦名龙山。状似蟠龙。……唐改曰弘道,至宋始改今名”。
即日噶努布宗。今西藏曲水县东北聂当。1960年并入曲水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曲水县聂当。1960年与曲水宗、协荣谿合并,改置曲水县。
春秋许地。在今河南许昌县境。《左传》:成公四年 (前587),“郑伯伐许,取鉏任、泠敦之田”。
在今湖南岳阳县(荣家湾)西。《水经·湘水注》:“侧湘浦北有万石戍。”光绪《巴陵县志》:万石戍“在鹿角镇下五里。为泊舟云聚,今长江水师分驻之”。
战国赵武灵王筑。《史记·匈奴列传》:“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据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傍阴山山脉东段大青山南麓迤逦而西,再西北折至阴山西段的狼山内,至石兰计山口 (即高阙) 止。(1)战国
一名任公村。在今安徽歙县北四十里,富资水上源之一昉溪傍。《南史·任昉传》: “出为新安太守,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人通辞讼者,就路决焉。为政清省,吏人便之。卒于官,唯有桃花米二十石,无以为
在今湖南临湘市西北。《水经·江水注》:江水 “右历鸭兰㞦北, 江中山也”。 宋本 《寰宇记》卷113岳州巴陵县: 鸭栏矶,“ 《郡国志》 云,巴陵之地有鸭栏矶,即建昌侯孙虑作斗鸭栏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