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沱水

沱水

亦作沱江。《禹贡》 荆、梁二州皆有 “沱”。《汉书·地理志》 作 “江沱”。《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作 “沱水”。梁州沱水有二: 《汉书·地理志》 蜀郡郫县: “ 《禹贡》 江沱在西,东入大江;”汶江 “江沱在西南,东入江”。前者在今四川郫县西南,为古郫江之前身,为检江 (流江即岷江正流) 之别流,东出至成都还入流江。另说上游即今柏条河、毗河,自都江堰市别岷江东出,下游即今自金堂以下之沱江,至泸州市注入长江。后者在今四川汶川县西,相当今杂谷脑河。荆州沱水,《汉书·地理志》南郡枝江县: “江沱出西,东入江。” 在今湖北枝江县东; 古江水至此分为南北二派,南为大江正流,北为沱水,后世南流日微,沱水转为正流,即今江口镇附近一段长江。此外,历代学者关于《禹贡》 的沱水还有多种解释。

②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和道县境,北与潇水合。为古营水上游故道。《清史稿·地理志》 永州府江华县: “沱水在东,上源曰中河,自蓝山入,南屈而东,前河、后河皆流合焉,又西南径锦田所城 (今码市镇)。……又西北合冯水,今谓之练江水也,至县城东曰东河。西河曰萌渚水,自西南来会,又西北入道州 (今道县)。” 又,道县下载: “潇水在东,即古营水,又曰泥江,自宁远县入,西北至青口,与南源沱水合。”


古水名。《禹贡》荆、梁两州皆有“沱”。《汉书·地理志》作“江沱”,《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作“沱水”。据《汉志》、《水经》梁州沱水有二:一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一在今郫县西南。前者无考,后者或说即今郫江前身。古时此水自县西别清水河(古人以此为长江正流,称为流江),东出至成都入锦江。一说上游即今毗河,自都江堰市别岷江东出,下游即自今金堂县以下的沱江,至泸州注长江。荆州沱水在今湖北省枝江市东,古长江在此分为南北两派,南为长江正流,北为沱水,后世江道变迁,沱水成为正流,即今江口镇附近一段长江,或说“沱”即长江决出的江流。此外历代学者对《禹贡》“沱”还有不少解释。


猜你喜欢

  • 青山远地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明洪武五年(1372) 改置青山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九庄。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为青山长官司。

  • 飞来殿

    俗称大庙。在今四川峨眉市城北四里飞来岗上。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宋、元时期遗物。内有北宋淳化四年(993)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1327)重修东岳庙记碑。殿正面檐柱三开间,长18.28米, 内柱分成

  • 京赣铁路

    由江苏南京通江西,即宁赣铁路东段。1936年 11 月,分皖段、赣段同时兴筑,至 1937年底,安徽境内从宣城修到歙县,计160公里; 江西境内从贵溪修到陈营 (今万年县),计49.9公里。由于抗日战

  • 哈乃过

    在今四川普格县东北哈力洛。清雍正六年(1728) 置阿乃过土目。

  • 班老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西北六十九里班老乡。1934年 “班洪事件” 中村民曾英勇抗击英军的侵略。1960年根据 《中缅边界条约》 由我国收回。傣语 “班” 为坪, “老” 为酒, 意即

  • 康家庄

    清代称康家庄堡。即今山东高密市西北十五里康庄镇。

  • 舣舟亭

    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南。《清一统志·常州府二》: 舣舟亭 “在府治东南三里。宋苏轼常系舟于此,后人因以名亭。亭前有池如偃月,相传苏轼洗砚处”。

  • 白利寺

    在今四川甘孜县城西二十里雅砻江北岸山腰。始建于清代,为藏传佛教寺院。1936年红军到此,成立博巴政府(“博巴”系藏语,意为藏人),该寺活佛格达被选为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格达被选为西南军政委员

  • 又作小邾。西周封国。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六里。《春秋》: 庄公五年 (前689),“郳犁来来朝”。杜注: “东海昌虑县东北有郳城。” 孔疏: “郳之上世出于邾国。《世本》 云: ‘邾颜居邾,肥徙郳。’ 宋

  • 和通卡伦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布昆河 “经毕陵图淖尔南,和通卡伦北,又五十余里,入于 (额尔齐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