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新疆博湖县东之博斯腾湖。《水经·河水注》: 敦薨之水 “又东南流,注于敦薨之薮”。即此。
在今浙江永康市南。《清一统志·金华府一》:石鳖潭“在永康县南五里。昔有人入山经此,遇一大龟,束之归,龟便能言曰:游不良时为君所得。人甚怪之,载上吴王,王命煮之。焚柴万车,语犹如故,诸葛恪命燃老桑,煮之
在今广西灌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灌阳县:小河源水在“县东北五十里。县东又有钟山水, 自湖广道州流入境,注于灌水”。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中都留守司。治所即今安徽蚌埠市东二十里长淮卫镇。清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东部、淮河南岸长淮卫镇。属中都留守司。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
亦作上北镇。即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二十里上碑镇。清《畿辅舆地全图》行唐县:上碑镇在“县西北”。在河北省行唐县中南部。面积25.5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上碑,人口5840。为县内四大古镇之一。
在今西藏普兰县东北,玛旁雍错南岸。即 《西域同文志》 卷18所载之垂果沙尔果。藏语意为洗罪门寺。国内外香客每年至此朝拜洗罪者甚多。
即今浙江衢县东北三十六里莲花乡。民国《衢县志·碑碣志》: “五代时莲开花五色,异香袭人,故称莲花。”
①在今四川茂县北,为岷江渡桥。《寰宇记》卷78茂州: “普通三年置绳州,取桃关之路,以绳为桥,因作州称。” 《方舆纪要》 卷67茂州: 绳桥“旧在州北汶江上。《寰宇记》: 梁置绳州,以绳为桥也”。②在
在今吉林敦化市南十里牡丹江右岸六顶山南坡,是唐代渤海国前期王室、贵族墓地。墓群分东、西两区,地面有封土八十余座。1949年发掘的贞惠公主墓,墓室长方形,四壁用岩石平砌,顶盖大石板,以砖铺地。出土墓志一
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8永平县:花桥山,“《志》云,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上有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