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陵县

江陵县

秦置,为南郡治。治所即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旧江陵县。明曹学佺《名胜志》:“近地无高山,所有皆陵阜之属,故名江陵。”光绪《荆州府志》卷1:江陵“以地临江,故名”。西晋为荆州治。南朝梁承圣元年(552),萧绎即帝位,建都于此。后梁萧詧亦都此。隋为南郡治。唐为江陵府治。元为中兴路治。明为荆州府治。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明张居正为江陵人,世称张江陵。


在湖北省中部。属荆州市。面积697平方千米。人口40万。辖7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秦置江陵县。《大明一统志·湖广荆州府志名胜》:“近地无高山,所有皆陵阜之属,故名江陵。”又清光绪《荆州府志》称:江陵“以地临江,故名”。秦汉为南郡治。晋兼为荆州治。南朝梁萧绎、萧詧、萧岿,五代南平国尚季兴等均曾建都江陵。唐、宋为江陵府治。元为中兴路治。明、清为荆州府治。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94年并入荆沙市,改置江陵区。1996年为荆州市江陵区。1998年撤区复为江陵县。地处江汉平原西部、长江北岸。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湖北省重要的产粮区之一,产稻、棉花、油料、豆类、小麦等,多水产。矿产有石油。工业以轻纺、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沙洪、秦黄公路经此。长江通航。境内有清咸丰九年(1859年)所铸的镇安寺铁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楚故都纪南城、楚郢城、元妙观、开元观、太晖观、八岭山、荆州博物馆等。


猜你喜欢

  • 金河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阳寿县置,属云州。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中滩乡哈拉板申村大黑河东岸古城。一说在托克托县西南之沙拉湖滩附近。以金河 (今大黑河) 为名。二十年(600) 改属胜州。后废。唐

  • 南普陀寺

    又名普照院。在今福建厦门市五老峰麓。《清一统志·泉州府》: 普照院 “(在) 厦门海岛五峰山中。五代时建,初名泗洲。宋治平中改今名。本朝康熙年间重建,改名南普陀”。在福建省厦门市五老山下。始建于唐。初

  • 西洋

    ①元、明时把中国南海以西,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各地,远至非洲东部,称为西洋。明永乐至宣德时,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或八次)率领船舰远航南海,西至印度洋各地,通称为下西洋。②明末清初以后,指大

  • 淮阳军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置,属京东东路。治所在下邳县 (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辖境相当今江苏邳州、睢宁、宿迁、泗阳、新沂等市县地。金属山东西路,贞祐三年 (1215) 改为邳州。北宋太

  • 锦川堡

    清改锦川营堡置,属宁远州。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六十五里六股河东岸。《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杨安堡” 条下: “黑庄窝堡又十五里有锦川堡,又五里有刘彦章堡。”

  • 荆竹园

    ①在今四川梁平县。清道光 《夔州府志》卷31: 嘉庆三年 (1798) 五月,勒保斩白莲教 “林定相于梁山县之荆竹园”。②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南七十六里老店子乡场井村。清咸丰七年 (1857) 白莲教首领

  • 黄歇浦

    即今上海市黄浦江的别称。旧误传此江为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所疏导,故名。即“黄浦江”。

  • 天井堰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水经·浊漳水注》:“魏武王又堨漳水, 回流东注,号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即此。

  • 赖易镇

    北宋置,属富顺监。即今四川自贡市西南仲权镇 (双石铺)。《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赖易在 “监西一百里”。

  • 宵城县

    亦作霄城县。西晋末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北周改竟陵县。古县名。宵,又作霄。西晋末置,治今湖北省天门市东北。属竟陵郡。北周改名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