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梁州

梁州

①古九州之一。《尚书· 禹贡》: “华阳黑水惟梁州。” 华指今陕西华山,华阳即为华山之南。黑水其说不一: 有今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

②三国魏景元四年 (263) 分益州置,治所在沔阳县 (今陕西勉县东旧州铺)。西晋太康三年 (282)移治南郑县 (今陕西汉中市东)。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大巴山以西,四川青川、江油、中江、遂宁、璧山、綦江等县市以东及贵州桐梓、正安等县地。其后治所屡有迁徙,先后治西城县 (今安康市西北)、苞中县 (今汉中市西北大钟寺)、城固县 (今城固县东) 等县。南朝宋元嘉十 一年 (434) 还治南郑县。隋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辖境相当今陕西汉中、城固、南郑、勉县等市县及宁强县北部地区。天宝元年 (742) 改为汉中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梁州。兴元元年 (784) 升为兴元府。

③成汉李雄置,治涪县 (今四川绵阳市东)。后废。

④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置,治所在仇池郡洛谷城 (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辖境相当今甘肃两当、成县、礼县以南和陕西凤县、留坝、略阳三县地。景明初改为益州。

⑤东魏天平初置,治所在大梁城 (今河南开封市)。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市与开封、封丘、兰考、杞县、通许、尉氏、太康等县及西华县一部。北周宣帝改为汴州。

⑥唐武德三年 (620) 王世充置,治所在睢阳县 (今河南商丘县南)。四年 (621) 地属唐,改为宋州。


(1)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华指华山,华阳为华山之南。黑水说法不一,有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说。(2)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置,治沔阳县(今陕西勉县东旧州铺)。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移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东)。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留坝、佛坪等县以南,西乡、镇巴及四川省巫溪,重庆市奉节、忠县、酉阳等县以西,四川省青川、江油、中江、遂宁,重庆市璧山、永川等市县以东,及贵州省梓桐、道真、正安等县地。其后屡有迁徙,先后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汉水北岸)、苞中县(今陕西汉中市西北大钟寺)、城固县(今陕西城固县东八里)等。南朝宋元嘉十一年(434年)仍还治南郑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辖境相当今陕西省汉中、城固、南郑、勉县等市县及宁强县北部地区。天宝元年(742年)改置汉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梁州,兴元元年(784年)改置兴元府。(3)东魏天平初置,治大梁城(今河南开封市)。辖境约相当今河南省开封市和太康、杞县、尉氏、兰考、封丘等县地。北周宣帝改为汴州。


猜你喜欢

  • 信阳府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信阳军置,治所在信阳县 (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罗山二县地。十五年 (1278) 改为信阳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信阳州置,治今河南信阳市。

  • 羊流店

    即今山东新泰市西北六十里羊流镇。为南北孔道。《清一统志·泰安府一》:羊流店“以(晋)羊祜故里为名。后裔犹有存者。俗讹为杨柳店”。

  • 春水墟

    即今广东广宁县东南春水村。当白花水与绥江汇合之口,通四会孔道。清宣统 《广东舆地全图》 广宁县图: 县东南有春水汛。

  • 故城县

    元初置,属景州。治所在今河北故城县(郑家口) 东北故城镇。清属河间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5年移治郑家口,即今故城县。在河北省东南部,东邻山东省。属衡水市。面积937平方千

  • 白掸县

    亦作白禅县。东魏置,属临涣郡。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集。北齐属谯郡。隋大业初废。

  • 析水

    即淅水。今河南卢氏、西峡、淅川县境之老灌河。《水经·丹水注》: “析水出析县西北宏农卢氏县大蒿山,南流径修阳县故城北,……南流入丹水县,注于丹水,故丹水会均,有析口之称。” 《元和志》 卷21邓州内乡

  • 定昆池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新唐书·安乐公主传》: “尝请昆明池为私沼,帝曰: ‘先帝未有以与人者。’ 主不悦,自凿定昆池,延袤数里。定,言可抗订之也。” 唐张鷟 《朝野佥载》 卷3: 安乐公主 “造定昆池

  • 淡水溪

    又名上淡水溪。在今台湾省本岛北部。源出大霸尖山东侧,曲折北流,经台北市区,至淡水港入海。《清一统志· 台湾府》: 上淡水溪 “在彰化县东北上淡城西。《旧志》: 源出东北界大山中,深十余寻,缘岸皆古梅,

  • 洪涛山

    ①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四十里。《清一统志·朔平府》: 洪涛山 “在朔州马邑乡西北十里,桑干水出焉”。②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洪涛山在 “县东北四十里。山高广,每大雨,则水下流

  • 吞河

    即屯河。今黑龙江省伊春市东汤旺河。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屯河即吞河,又名搏河。今称汤旺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