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北三十里。《春秋》: 庄公三十二年 (前661),“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其地今为梁丘山。
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北。《春秋》庄公三十二年(前662年):“宋公、齐侯遇于梁丘”,即此。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北三十里。《春秋》: 庄公三十二年 (前661),“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其地今为梁丘山。
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北。《春秋》庄公三十二年(前662年):“宋公、齐侯遇于梁丘”,即此。
即兀剌海。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元史·郭守敬传》:守敬言:“舟自中兴沿河四昼夜至东胜,可通漕运,及查泊、兀郎海古渠甚多,宜如修理。”
在今河南卢氏县西。《明史·地理志》 卢氏县:“又西有白华关。”路通陕西。元末尝设兵戍守。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南剑州置,属泉州行省,后改属福建行省。二十三年 (1286) 以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剑浦县 (今福建南平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三明、将乐、顺昌、沙县、尤溪、永安、大田
即二崤。又作崤塞、殽塞。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渑池县西。为崤山、渑池间东西交通要隘。又称崤塞。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渑池县西,是崤山与渑池间交通要隘。《资治通鉴》:西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反,赵涉
西晋咸宁二年 (276) 建,在今江苏苏州市东北隅。唐开元二年 (714) 更名开元宫。西晋咸宁二年(276年)置,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为道教观宇。唐开元二年(714年)改开元宫。
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威虎堡 “嘉靖二十三年筑,万历九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边十里零”。
①即今辽宁西丰县西七十里松树乡。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海龙厅图: 西有松树咀。②即今辽宁瓦房店市东北松树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复州图: 东北有松树咀。清末南满铁路经此。
即今广东丰顺县(汤坑镇)。清乾隆《潮州府志》卷14丰顺县:汤坑市在“县南六十里金鼎寨”。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丰顺县(汤坑镇)。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置巡检司治此。
东晋末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南朝梁废。古县名。东晋末置,治今广东省罗定市西北。属晋康郡。南朝梁废。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平海镇。辖莆禧千户所。清康熙五年(1666)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平海。属福建都司。辖莆禧千户所。清康熙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