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桓公沟

桓公沟

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晋太和四年 (369)桓温北伐时所开。据 《水经·济水注》 载: 桓公沟是疏导薛训渚 (在今嘉祥县治萌山下) 分南北流,北流一支注入巨野泽,南流一支注入黄水,黄水原自巨野泽流出注入菏水。故桓公沟南起菏水,北达巨野泽,全长三百里。《元和志》 卷10任城县: 桓公沟 “源出县理西四十里萌山之下。宋武帝 《北征记》 曰: 桓公宣武,以太和四年率众平赵、魏时,遣冠军将军毛彪生凿此沟,号曰桓公沟”。唐以后不见记载。


古运河名。“沟”或作“渎”。又名桓水。起自薛训渚(湖泊名,在今山东嘉祥县附近)引流分南北:北至巨野泽北与济水合,名曰洪水;南流利用原黄水河道,至方与县(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注入菏水。全长约三百余里。东晋太和四年(369年)桓温伐后燕,因天旱,汴水道绝,凿渠通清河,故名。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伐后秦时,水军自淮、泗入清河,又加疏广。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年)到彦之北伐,亦由此道。为公元4、 5世纪时河、淮间南北水运航道之一。唐以后不见记载。


猜你喜欢

  • 褚庙冈

    在今江苏宝应县西。《清 一统志·扬州府》: 褚庙冈 “在宝应县西百里。东西六里,南北一里。旧筑大堰于此,以蓄洩白水塘之水”。在今江苏省洪泽县东南。旧有大堰,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曾议修复此堰以蓄泄

  • 花家寺

    在今安徽萧县东南。在此发现龙山文化遗址,称花家寺遗址。

  • 零烈水

    一名零绿水。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寰宇记》 卷167吴川县: 零烈水 “在废 (零绿) 县南三十里。源从廉江流入大海”。

  • 扎萨克图汗部乌梁海一佐领

    ①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俄罗斯克孜尔—奥尔达州乌鲁克穆河南岸。②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俄罗斯克孜尔—奥尔达州卡腊苏格南一带。③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

  • 帖尼大鲁罕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市东之特尼河。《元史·太祖纪》: “帝即起兵,逆战于海剌儿、帖尼大鲁罕之地,破之。札木合脱走,弘吉剌部来降。”

  • 邸阁池

    在今浙江安吉县东北邸阁山下。《新唐书·地理志》 湖州安吉县:“北三十里有邸阁池,北十七里有石鼓堰,引天目山水溉田百顷,皆圣历初令钳耳知命置。”

  • 七石山

    即七峰山。在今河南方城县北三十里。《魏书·地形志》:荆州方城县“有七石山”。即此。

  • 白茆新市

    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南三十里白茆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昭文县图:东南有白茆新市。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常熟县东南有“白茆新市”,“白茆新市跨白茆塘,向无村舍,明季始成市,故名曰新”。

  • 云山墟

    即今江西临川市北三十五里云山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临川县北有云山墟。

  • 富尔岭

    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北,西与敦化市连界。富尔河发源于此。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珲春城:富尔岭在 “城西北四百五十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