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栗园

栗园

①在今北京市丰台区栗园。《辽史·百官志》: 南京栗园司 “典南京栗园”。即此。

②在今河北固安县界。《方舆纪要》 卷11固安县引 《括地志》: “固安之栗,天下称之为御栗,因有栗园。” 北魏孝昌三年 (527),杜洛周遣其党曹纥真掠蓟南,幽州刺史常景运遣将于荣击破之于栗园。即此。

③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境。《魏书·蠕蠕传》: 始光二年 (425),拓拔焘大举伐蠕蠕大檀,“车驾从中道,东平公娥清次西从栗园”。

④亦名栗渚。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北汝水之湾。《水经·汝水注》: “ (悬瓠) 城北名马湾,中有地数顷,上有栗园……平南王肃起高台于小城,建层楼于隅河,下际水湄,降眺栗渚。”

⑤在今河南安阳市东北。《资治通鉴》: 南朝梁普通七年 (526),“杜洛周遣都督王曹纥真等将兵掠蓟南,秋七月丙午,行台常景遣都督于荣等击之于栗园,大破之,斩曹纥真及将卒三千余级”。


(1)在今河北省固安县。《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北魏幽州刺史常景遣都督于荣等击杜洛周将曹纥真于栗园,大破之,即此。(2)在今河南省安阳市东北。北魏末高欢将高敖曹败尔朱兆于此。


猜你喜欢

  • 东门山

    ①即天门山。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六十余里东门岛。《乾道四明图经》卷6象山县:东门山“即《汉书·地理志》 所谓天门山也”。《方舆纪要》卷92象山县:东门山“其状若门,下有横石如阙”。②在今江西吉安县东南。《

  • 广通镇

    又名东坝。明置,属高淳县。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坝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古镇名。俗称“东坝”(《明史·地理志》)。即今江苏省高淳县东南东坝镇。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凿溧阳银墅东坝河道,置石闸启闭

  • 千里马国

    故地当在今斯里兰卡东北部之亭可马里一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千里马,北与大奋山截界,溪流护市,四时澄彻,形势宽容。”或以为即《明史·外国传》 之千里达。

  • 打罕州

    即永宁州。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北十里打罕坡。《方舆纪要》卷121永宁州:“郭子章《黔记》:州初治打罕砦。宣德间改建于关索岭所,俗仍谓之打罕州。成化三年,打罕州土同知韦阿礼作乱,调广西

  • 曾竹等处长官司

    元置,治所即今贵州平坝县东南马场镇。《元史·地理志》 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曾竹等处,大德七年,顺元同知宣抚事阿重尝为曾竹蛮夷长官。”元置,治今贵州省平坝县东南马场。属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后废。

  • 马安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马鞍岛。见于清《海国闻见录》图。古岛屿名。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马鞍岛。见清《海国闻见录》。

  • 南京万户府

    元太宗七年 (1235) 改东夏国南京置,属开元路。治所在南京城 (今吉林延吉市东十五里城子山古城,一说在今朝鲜会宁西云头城)。辖境约当今吉林图门江流域一带。后废。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置,治今吉

  • 西泺

    在今河北沧县北枣林庄。《方舆纪要》卷13兴济县:西泺“在县西南。东西横亘凡十余里,南北二十余里。秋后水涨,一望无际,鱼蒲之利,每钟于此”。民国《青县志》卷1:“西泺即今枣林庄南北一带。”

  • 大望山

    一名大帽山。在今江西寻乌县东南粤赣边境。明弘治、正德间,瑶人于此起义,官军讨平之。古山名。又称大帽山。在今江西省寻乌县南,地当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交界处。绵亘数百里,中有老虎隘,鸟道迂回,林木深阻。明

  • 牙利县

    唐天宝元年(742)置,属静戎郡。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寰宇记》卷80霸州:“牙利县去州五里。在小聋山上村置。”乾元元年(758)属霸州。后废。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县北。属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