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郡
南朝梁置,属晋州。治所在枞阳县 (今安徽枞阳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枞阳县地。隋开皇初废。
(枞zōng) 南朝梁天监中置,治枞阳县(今桐城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桐城市地。属晋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南朝梁置,属晋州。治所在枞阳县 (今安徽枞阳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枞阳县地。隋开皇初废。
(枞zōng) 南朝梁天监中置,治枞阳县(今桐城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桐城市地。属晋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东入渭南市界。《水经·渭水注》: 泠水 “历阴槃、新丰二原之间”。宋敏求 《长安志》 卷17: “新丰原,一名青原。在 (渭南) 县西南二十里……今泠水经此原之右。”《清一统志 ·
在今江苏沛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9徐州沛县: “赶牛沟亦在县东北。出滕县五花泉,至县界三河口,与沙、薛二河合。明嘉靖中,开新河,遏之西,合鲇鱼泉,注于新河。”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水经·沔水注》:“沔水又东合檀溪水,水出县西柳子山下。” 《舆地纪胜》 卷80襄阳府: 柳子山 “在襄阳县北七里。襄河、檀水出其下。又有柳子水,梁简文为州,日泛舟穷柳子之源”。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隆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西北。贞观元年 (627) 属峰州。寻废入嘉宁县。古县名。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置,治今越南河内市东英县古螺。属交趾郡。三国吴属武平郡。南朝梁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句容县: “亭水旧在城东。《志》 云,源出县北三十里之亭山,绕县城东,又南与赤山湖合,流经百堽堰,下流入于秦淮。”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三十里黄山乡梁庄村,濒临杭州湾。《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梁庄寨在县东北。嘉靖中,倭贼每于此登犯。” 嘉靖四十年 (1561) 移乍浦巡司于此。
又名喇木契、巴汉招寺。即今西藏拉萨市中心小昭寺,南距大昭寺半里许。相传为公元7世纪中时,由文成公主督饬藏、汉工匠建造。原建筑与内地寺庙相同,后几经焚毁修建,已面目全非。因公主悲思唐朝,故庙门东向。寺中
①亦作龙沮城。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北龙苴镇。《元和志》卷11朐山县:“龙且故城在县南六十里。”②在今山东无棣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31海丰县“广武城”条下:“县北二十里有龙且城。其地高耸,形势屹然。”
即落回县。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古州村南。《寰宇记》 卷168归化州: “洛回,南四十步,三乡。”
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 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海伦县。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海伦、青冈、拜泉等县地。三十一年 (1905)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