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原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四里。《方舆纪要》卷53渭南县: 明光原 “亦曰新丰原。后魏置南新丰县于原西偏。隋开皇中,以原上乏水,移县于今治”。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四里。《方舆纪要》卷53渭南县: 明光原 “亦曰新丰原。后魏置南新丰县于原西偏。隋开皇中,以原上乏水,移县于今治”。
在今福建漳浦县西南三十里盘陀岭上。《清一统志·漳州府》 引 《府志》: 蒲葵关 “即盘陀岭,汉时南越故关也。汉元鼎五年击南越,东越王余善以兵从至揭阳,心持两端。汉破番禺,引兵还击之,破此关而入”。
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隋开皇年间改为杜陂。《隋书·高祖纪》: 开皇五年九月,“改鲍陂曰杜陂,霸水为滋水”。《清一统志 ·西安府一》: 皇子陂 “ 《县志》: 又有鲍陂,在 (咸宁) 县南凤栖原东南”。
一作阿鲁沁达兰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东,阿拉套山北麓。清《塔尔巴哈台事宜》卷3:沁达兰卡伦“在莫多巴尔鲁克西南六十里”。
即黄石山。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二百十里。《水经·澧水注》:“黄水出零阳县西北连巫山。溪出雄黄,颇有神异。”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西灵隐山麓。东晋咸和元年(326)天竺僧慧理建。宋《淳祐临安志》卷8:“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故名。北宋景德四年(1007)改名景德灵隐禅寺。清康熙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迭经兴
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清一统志·镇安府》 “平孟隘”条:“打面梁那坡、者赖、者欣三村,在城西南。本朝乾隆三十一年设兵防守。”光绪《镇安府志》卷9载总督杨廷璋《请添设小镇安通判疏略》称:“离怕怀大隘四十
在今四川邛崃市南二里南河乡什邡堂。早在南朝时,邛崃等地即设有瓷窑,烧青瓷,称为邛窑。至唐极盛。现存大小窑包十三座,各种窑具和陶瓷残片堆积如山。1936年曾被军阀乱掘盗卖,致使邛窑遗物流出国外。据198
在今四川筠连县西南七十八里。清同治《筠连县志》卷2:万历洞“洞深十里。有碑书‘万历’年号,故名”。
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7萍乡县:下石坡洞“有巨石窒其门。宋靖康中,巨盗曹成辈劫掠乡井,里人相率去石入洞避难。洞空旷可容千人, 一夫守之, 寇屡攻莫能入”。
在今湖南新宁县南。《明一统志》卷63宝庆府:夫夷水“源出广西全州界,过此至邵阳会澬水”。又作扶夷水、夫水。资水南源。在湖南省西南部。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南越城岭,北流到湖南省邵阳县双江口和赦水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