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昌化县

昌化县

①北齐天保三年 (552) 置,为怀政郡治。治所即今山西离石县。北周建德六年 (577) 改离石县。

②隋大业六年 (610) 置,属珠崖郡。治所在今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东南旧县。唐属儋州。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元丰三年 (1080) 复置,属昌化军。徙治今昌城镇南十里江洲中。南宋属南宁军。明属儋州,正统六年 (1441) 徙治昌化千户所(今昌城镇)。清属琼州府 (后属崖州)。1914年改名昌江县。

③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改吴昌县置,属杭州。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九十八里昌化镇。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60年撤销,并入临安县。


(1)古县名。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升离石镇置,治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为西汾州治所。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名离石县。(2)古旧县名。隋置,治昌化城(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北昌化镇)。属儋耳郡。唐属儋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宜伦县。元丰三年(1080年)复置,移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属昌化军。明属琼州府。正统间又移治今昌江西北昌城。1914年改为昌江县。(3)古旧县名。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横山县置,治今浙江省临安市西昌化镇。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1958年於潜县撤销并入。1960年并入临安县。


猜你喜欢

  • 青墩

    一名青堆沙。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二十里江岸河滩地。《陈书·周文育传》: “徐嗣徽引齐寇渡江据芜湖,诏征文育还京,嗣徽等列舰于青墩,至于七矶,以断文育归路。及夕,文育鼓噪而发,嗣徽等不能制。” 一说在芜湖

  • 吉水镇

    即急水镇。在今安徽望江县南三里吉水。明置急水镇巡司于此。在广东省廉江市中东部。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吉水圩,人口 6500。明末清初建,因九洲江经此流急,原称急水。清光绪年间取

  • 泷头水

    亦名滃溪。即今广东翁源县境之翁溪。《明史·地理志》 翁源县: “东有灵池山,滃溪出焉,即泷头水。” 《宋史·南汉刘氏世家》: 开宝四年(971) 潘美攻占韶州后,又破英州、雄州,“次泷头,(刘) &#

  • 高仁镇

    即陶乐湖滩。今宁夏陶乐县南高仁镇乡。1929年于此置陶乐设治局。1941—1952年为陶乐县治。集镇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东南部。高仁镇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40。清末高姓定居于此,后成聚落。19

  • 即戴。西周姬姓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四十五里。《公羊传》、《谷梁传》 皆作载。即“戴”。

  • 穿山驿

    明置,即今广西柳江县东南穿山乡。《方舆纪要》 卷109马平县: 穿山驿,“马驿也。有穿山堡”。清置穿山巡司于此。

  • 江家屯厅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属锦州府。治所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钢屯镇。寻改为锦西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置,治今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北钢屯乡。寻更名锦西厅。

  • 和硕特南左翼末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海晏县东北、大通回族自治县西。《清史稿·地理志》 南左翼末旗: “牧地当博罗充克克河源。东至囊吉立图巴尔布哈,南至图禄根河,西至恰克图北山木鲁,北至恰

  • 汤池驿

    明置,属云南府宜良县。在今云南宜良县西北汤池。《方舆纪要》卷114宜良县:汤池驿“在县西北八十里。有汤池水,如百沸汤。汤池巡司亦置于此”。

  • 小安溪河

    即今四川铜梁县东之小安溪,为涪江支流。《元和志》卷33巴川县:“小安南溪,源出县南巴山中。”《寰宇记》卷136巴川县:小安溪“源出县南巴山中,北流经县理南,又东北合侯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