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禾市
即今江西泰和县西北禾市镇。元、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江西省泰和县西。元于此置巡检司。
即今江西泰和县西北禾市镇。元、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江西省泰和县西。元于此置巡检司。
在今江西分宜县。《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介溪在“县(旧治)北十五里。源出北境之介塘。渟汇清澈,冬夏不竭,溉田千余亩。东南流十余里, 出县东五里耽江桥会秀江”。
金置,属平定州。即今山西平定县东三十里柏井乡。
即蒙古车臣汗部左翼中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巴特瑙饶布东。
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治台湾府(今台湾省台中市)。在首府未建成前,先以台北为施政中心。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光绪二十年(1894)以台北府为台湾省会。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
又名常葛镇。即今河北黄骅市东南二十五里常郭乡。清于此设阜民盐场。
在今广东云浮市南。《舆地纪胜》卷98南恩州:木栅水“一名甘婪水。源出县西廉山脚,东北穿岩底过,合富林水。夷语:以水为甘,穴为婪”。《方舆纪要》卷101阳春县:木栅水“在县西北百三十里。一名甘婪水。源出
即今台湾东北大海中之赤尾屿。明陈侃《使琉球录》中“过赤屿”,即此。
即今湖南临武县东北汾市乡。《清一统志·桂阳州》: 濆市 “在临武县东三十里”。
在今江苏淮安市南十里。《明史·地理志》 山阳县:“西南有永济河,万历九年开,长六十五里,亦谓之新运河。”《清一统志·淮安府一》:永济河“上自窑湾,下合通济闸,长四十五里。今淤。《河渠考》:万历十年,督
即锡兰河。今吉林舒兰市东之呼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