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栅山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明一统志》 卷73叠溪千户所: 排栅山 “在所城南五里。本朝洪武十一年,大军至此屯驻,立栅为营,故名”。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明一统志》 卷73叠溪千户所: 排栅山 “在所城南五里。本朝洪武十一年,大军至此屯驻,立栅为营,故名”。
一作海牙立。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东南萨尔坎德附近。《元史· 宪宗纪》: 二年(1252),迁 “海都于海押立地”。即此。后为察合台汗国地。又作海牙里。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东南塔尔迪库尔干附近。
即今陕西镇安县南达仁河。《清一统志·商州》“洵水”条下:“大任河在县南一百里,下流皆入洵河。”
①又名孤山。即望都山。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元和志》 卷 18唐县: “孤山,盖都山也。”②亦作乌都山。即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北都山。《资治通鉴》: 唐开元二十一年 (733),“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与
一名大帽山。即今福建南靖县北一里大帽山。明 《寰宇通志》 卷47漳州府: 欧寮山 “在南靖县北,又名大帽山。南北二峰峭拔,周回百余里,岁旱祷雨即应”。
明嘉靖七年(1528)置,属思恩府。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三十里乔利乡。明末移治陇兔村(今马山县东南)。清康熙十三年(1674)移治博结村,即今马山县。
①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资治通鉴》:唐天祐三年(906),“李克用遣其将李嗣昭将三千骑攻邢州……(朱)全忠遣右长直都将张筠将数千骑助(牛)存节守城,筠伏兵于马岭,击嗣昭。败之,嗣昭遁去”。《方舆纪要》
清置,属靖远营。在今四川喜德县东南。咸丰 《冕宁县志》 卷2: 波罗汛 “在靖远营东南三十里,接凉山境”。有千总驻防。
在今浙江仙居县西与缙云县交界处。《舆地纪胜》卷12台州:苍岭“在仙居县西北九十里。高五千丈,周回八十里,与缙云界接”。《方舆纪要》卷92仙居县:苍岭“重冈复径,随势高下,行者病其险峭”。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壶垌墟。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 10化州: 壶洞在 “州北一百四十八里”。
又作牛满河。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支流布列亚河。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8:纽勒们河“国语,纽勒们,青苔也。(黑龙江)城东南三百六十里。源出东北兴安岭, 南流入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