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山
即弋阳山。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汉书·地理志》弋阳县注引应劭曰:“弋山在西北。”
即弋阳山。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汉书·地理志》弋阳县注引应劭曰:“弋山在西北。”
在今西藏聂荣县东北彭赛。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外番》。
即今辽宁朝阳县西南波罗赤镇。清有千总驻守。民国 《朝阳县志》 卷5: “波罗赤千总署,在县南一百一十里。”
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魏书·太宗纪》:北魏泰常八年(423)拓跋嗣南巡,“秋七月,幸三会屋侯泉”。
在今河北赵县境内。《隋书·李德饶传》:德饶“性至孝,父母寝疾,辄终日不食,十旬不解衣。及丁忧,水浆不入口五日,哀恸呕血数升。及送葬之日,会仲冬积雪,行四十余里,单縗徒跣,号踊几绝。会葬者千余人,莫不为
即轵道,秦汉亭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汉书·高帝纪》: 高祖元年 (前206),“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降枳道旁”。即“轵道”。
即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西北库尔图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库鲁图水发源,东流七十余里有奎屯水由西南来汇之,又东流二十里有察拉尔罕水由西南来汇之,库鲁图水折而东北流五十余里,又北流一百二十里入伊犁
即今山西翼城县东北青城村。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曾在此置青城县。
又作兀的千户所。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流入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河流域。后废。
亦名含口。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水经·涑水注》: 洮水 “东径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又西合津水”。
在今广西平南县北。《方舆纪要》卷108平南县:仙台峒在“县北百余里。其相近有花相、白竹、古陶、罗凤等峒,回环相属,皆断藤贼连结煽乱处也。嘉靖七年,王守仁剿仙台,仙台、花相诸贼皆平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