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建安郡

建安郡

①三国吴永安三年 (260) 分会稽南部都尉置,属扬州。治所在建安县 (今福建建瓯市南,松溪南岸)。南朝移治今建瓯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西晋太康三年 (282) 分置晋安郡,辖境缩小,约当今福建南平以上的闽江流域 (沙溪中上游除外)。东晋、南朝宋属江州,陈属丰州。隋开皇九年 (589)废。

②亦名建安左郡。南齐置,治所在霄城 (今湖北天门市东北)。西魏改为光川郡。

③东魏武定元年 (543) 置,属廓州。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境。北齐废。

④隋大业三年 (607) 改闽州置,治所在闽县(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全省。唐武德初改为建州。六年 (623) 易名泉州。

⑤唐天宝元年 (742) 改建州置,治所在建安县 (今福建建瓯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以上的闽江流域 (沙溪中上游除外)。乾元元年 (758) 复名建州。


(1)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分会稽郡南部都尉置,治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市南、松溪南岸),南朝移治今建瓯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分南部置晋安郡,辖境缩小,约相当今福建省南平市以上的闽江流域(沙溪中、上游除外)。三国吴、西晋、南朝梁属扬州,东晋、南朝宋属江州,陈属丰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废。(2)东魏武定元年(543年)置,治今山西省原平市境内。后废。(3)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闽州置,治闽县(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除顺昌县以上富屯溪和金溪流域之外的全部地区。唐武德初改为建州,六年(623年)易名泉州。天宝、至德时曾改建州为建安郡。


猜你喜欢

  • 木禾县

    西汉置,属上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省北部。东汉废。

  • 长蛇镇

    北魏和平三年(462)置,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孝昌二年(526)于此置长蛇县。古镇名。北魏和平三年(462年)置,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北。为陇东军事要镇。《魏书·陆真传》:“初置长蛇镇,真

  • 大夏门

    汉魏洛阳城北面西头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名夏门,魏、晋改名大夏门。《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二年(530),尔朱世隆以尔朱荣见杀,遣其将皆白服来至洛阳郭下索尸,北魏孝庄帝“升大夏门望之”, 即此。

  • 建邺县

    即建业县。治所在石头城 (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西晋太康元年 (282) 改 “业” 为 “邺”。建兴元年 (313) 因避愍帝讳,改名建康。古县名。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分秣陵县淮水(今秦淮河)以

  • 宣光

    即今越南北部河宣省宣光县。《清史稿·越南》: 光绪十年 (1884),“唐景崧与刘永福、丁槐军攻宣光,力战大捷”。

  • 八字门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三十里龙老山东北麓。1940年1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驻此。

  • 麻龙州

    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麻龙千户置,属会川路。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东五十里。一说在米易县西麻陇彝族乡。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属东川府。二十七年 (1394) 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

  • 大塘县

    1913年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北大塘乡。1920年直属贵州省。1936年迁治通州里(今平塘县西南通州镇)。1942年与平舟县合并为平塘县。旧县名。1913年由定番州属大塘州判所辖地方

  • 江口县

    ①1913年改铜仁县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江口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②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江口镇(今四川平昌县)。1935年2月废。(1)旧县名。又称江阳县。川陕苏区设。19

  • 沫水

    ①即今四川中部之岷江。《宋史·河渠志》:“沫水出蜀西徼外,今阳山江、大皂江皆为沫水,入于西川。”②一名渽水、涐水。即今四川西部大渡河或青衣江。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时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