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庙镇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五十里底庙乡。清 《乾隆内府舆图》: 三水县北有底庙镇。
在陕西省旬邑县西北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底庙街,人口960。相传此地沟边崖下有一寺庙,故名。明、清时为底庙镇。1950年设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盛产烟叶、甜菜及黄芪、生地等药材。有农机、砖瓦等厂。有公路接铜旬公路。境内三家庄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五十里底庙乡。清 《乾隆内府舆图》: 三水县北有底庙镇。
在陕西省旬邑县西北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底庙街,人口960。相传此地沟边崖下有一寺庙,故名。明、清时为底庙镇。1950年设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盛产烟叶、甜菜及黄芪、生地等药材。有农机、砖瓦等厂。有公路接铜旬公路。境内三家庄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明置,即今贵州盘县特区南联强乡驻地(狗场营)。嘉靖 《普安州志》: 狗场营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7崇安县:双溪寨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即双溪水口也。其南十余里为四渡寨,旧尝设兵戍守”。
即三柱山。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作“三注山”。
一名唐家铺。即今广西兴安县东北十五里湘江左岸塘市。明于此置唐家铺巡司。
桑干河支流。即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之御河。《水经·㶟水注》:如浑水“出凉城旋鸿县西南五十余里,东流径故城南北, ……屈径平城县故城南,……又东南流注于㶟水”。古水名。即今内蒙古
即今四川隆昌县东南三十里李市乡。明属泸州,置巡司于此。(1)在湖北省沙洋县东南部。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4.16万。镇人民政府驻李家市,人口 6680。因五代高氏筑有李家市城而得名。建国初为第七区,
①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的合称。②唐时称今甘肃地区为五凉。岑参《题金城临河驿楼》诗:“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即是。
亦作班佑阿革寨。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燕云乡南俄盖村。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拈佐阿革寨土百户。
亦作别笃山、别驾山。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明太祖实录》:洪武五年(1372)六月,征西将军冯胜、副将军傅友德进兵至亦集乃路,元守将以城降。师次别笃山口,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追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
古名孔家冈镇。即今江苏溧水县南四十五里孔镇乡。《清一统志·江宁府二》:孔家镇“在溧水县南”。古镇名。金置,即今山东省乐陵市西南孔镇。为孔子后裔所居,故名。《金史·地理志》:德州德平县有怀仁、孔家镇,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