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应潮井

应潮井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南麓定林寺前。宋《景定建康志》卷19:“应潮井在蒋山头陁山顶第一峰佛殿后。《蒋山塔记》云:‘梁大同元年后閤舍人石兴造山顶第一峰佛殿,殿后有一井,其泉与江潮盈缩增减相应。’《酉阳杂俎》云:‘蒋山有应潮井,在半山之间,俗传云与江潮相应。’”


猜你喜欢

  • 鹿鸣津

    即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为黄河重要渡口。《水经·河水注》: 黎阳县天桥津,“东岸有故城,险带长河,今城内有故台,尚谓之鹿鸣台,又谓之鹿鸣城。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者也,济取名焉,故亦曰鹿鸣津

  • 梁王山

    ①在今云南嵩明县西北。《清一统志·曲靖府》: 梁王山 “在寻甸州南七十里。其地名普按马,接嵩明州界”。②在今云南祥云县北三十里。《明一统志》 卷86大理府: 梁王山 “蒙氏时酋长王氏居焉”。《清一统志

  • 小昆山

    即昆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松江镇)西北二十三里。南朝梁时设昆山县于其北。唐天宝中因置华亭县,昆山县移治西北马鞍山下。后马鞍山习称昆山,此山遂名小昆山。

  • 四川布政使司

    明洪武九年(1376)改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白河、邛崃山、大凉山以东,岷山、大巴山以南,云南东川以北,贵州威宁及遵义、瓮安以北地区。清顺治二年(1647)改

  • 晋兴县

    ①即兴晋县。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晋书·地理志》 讹为晋兴县。②西晋永嘉五年 (311) 前凉张轨置,为晋兴郡治。治所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湟水南岸。北魏废。《水经·河水注》: 湟水 “又

  • 临西县

    ①西晋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锦溪附近。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安人县。②元至元十四年 (1277) 置,属巨津州。治所在罗裒间 (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小维西)。《元史· 地

  • 叶坊

    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叶坊。元置站。明初改为驿。清乾隆十五年(1750)置巡司于此。即今福建省建瓯市西北叶坊。为水陆交通要冲,自崇安、浦城沿溪而下者皆会于此。元置站。明初改为驿。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 兜率寺

    ①又名上方寺。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上方山锦绣峰下。取佛教所说六欲第四天宫之名。梵文义为知足、喜足、妙足、上足等。兜率寺为 “七十二寺” 之魁。寺创自隋、唐,明万历初太监冯保重建。②隋开皇中建,在今四川三

  • 泠道县

    一作炩道县。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四十里。西汉初属长沙国,后属桂阳郡,元鼎六年 (前 111)属零陵郡。《水经·湘水注》: 湘水 “西北流径泠道县北,与泠水合。水南出九疑山,北流径其县

  • 旧市镇

    北宋置,属龙游县。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李德裕石阙“旧市镇有名滩曰墨崖,其上有‘唐李德裕领重兵过此’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