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应天山

应天山

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八里,南接宜城山。《方舆纪要》卷67双流县:应天山“唐僖宗幸蜀时赐名”。


猜你喜欢

  • 多尔树

    在今西藏类乌齐县北,为藏北三十九族中之二族。清《西藏图考》卷5:上多尔树、下多尔树族“百长一员,住牧年绒地方”。位居类乌齐之北者为上多尔树族,西北者为下多尔树族。

  • 新洋江

    亦名新阳江。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昆山县: 新洋江 “自城东四里运河分流,南接娄江”。南宋隆兴三年 (1165)开新洋江后,屡经修浚。其水南承吴淞江,北通娄江。每当松江中断

  • 三貂角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贡寮乡东南隅,为台湾岛东北端。因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登陆,称“Santiago”,音译为“三貂”。明末流寓沈光文《平台湾序》称为“三朝”,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2有“山朝山

  • 深末怛水

    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 (精奇里江) 支流谢列姆札河。源出外兴安岭,西南流注入结雅河。《北史·室韦传》: “从钵室韦西南四日行,至深末怛室韦,因水为号也。”

  • 吕村集

    即今河南安阳县东五十六里吕村镇。清嘉庆《安阳县志》东乡图:有“吕村集”。

  • 真昌县

    隋开皇九年 (589) 改北平县置,属显州。治所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大业初属淮安郡。唐贞观元年 (627) 废。古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北平县置,治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南。属显州,后属淮安郡。唐初

  • 徐堨

    又名徐塘。在今安徽含山县南。《资治通鉴》: 魏甘露二年 (257),“因吴人欲向徐堨,(诸葛诞) 请十万众以守寿春。” 胡三省注: “徐堨,即徐塘,在东关之东。”

  • 中长铁路

    即中国长春铁路的简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对中东铁路满洲里至绥芬河及南满铁路从哈尔滨至大连的干线的合称。全长2400余公里,由中苏共管。1952年全权交回中国。即“中国长春铁路”。

  • 稳下堡

    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大庾县: 稳下堡 “在县西北百里。嘉靖三十二年,岑冈贼袭败官军于此”。

  • 哈拉齐河

    今内蒙古凉城县南弓坝河,流注岱海。《清一统志·察哈尔》: 哈拉齐河 “在 (镶红旗察哈尔) 旗西南七十里。源出镶蓝旗察哈尔界内,东北流入黛哈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