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泉招垦局
1921年由丰镇、凉城、兴和三县析置,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治所即今内蒙古集宁市。1922年改为集宁县。
1921年由丰镇、凉城、兴和三县析置,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治所即今内蒙古集宁市。1922年改为集宁县。
1930年改罗斛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罗甸县。在贵州省南部,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013 平方千米。人口31.2万。辖7镇、19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坪镇。明设罗斛哨,
亦名瓮溪关。明置,属荣经县。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2荣经县 “天险关” 条下: “又紫眼关在县西北三十里。昔有紫眼番人流寓于此,因名。”
北魏置,治所在赵兴郡定安县 (今甘肃宁县)。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为宁州。
即古盛唐山。在今安徽六安市西。《方舆纪要》 卷26六安州: 武陟山在 “州西三十里。汉武帝南巡,尝登陟于此,因名。《汉纪》: 南巡狩至于盛唐。宋白曰: 盛唐县西十五里有盛唐山,当即此山矣”。
唐天宝元年 (742) 改铁杷县置,属海康郡。治所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乾元元年 (758) 属雷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海康县。南宋绍兴十九年 (1149) 复置,仍属雷州,移
隋仁寿二年 (602) 改南广县置,属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寰宇记》 卷79南溪县: “在僰溪之南,因为县名。” 大业三年 (607) 属犍为郡。唐武德元年 (618) 为戎州治。
即今河北涉县北偏城。1939—1949年晋冀鲁豫边区置偏城县治此。在河北省涉县北部。面积132.8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偏城,人口1980。原村周边墙坚固若城,又处偏僻,故名。1956年
在今贵州遵义县南。《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沙溪囤在府南九十里,“杨应龙叛,遣其子朝栋守沙溪,缉麻山,防永宁贵州之师。既而安疆臣由西路入拔沙溪囤”。
一作缪国。西周封国。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春秋时灭于楚。《左传》: 文公五年 (前622),“冬,公子燮灭蓼”。
在今北京市正阳门内之东,今名东郊民巷。明初名东江米巷,后讹为东交民巷。清后期辟为各国使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