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乡县

平乡县

①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平乡县(乞村)西南大老营。东汉属巨鹿郡。西晋后废。北魏景明二年(501)复置,移治巨鹿城(今平乡县西南平乡镇)。孝昌中属南赵郡。隋属襄国郡。唐属邢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入巨鹿县,元祐初复置,属信德府。金复属邢州。元属顺德路,明属顺德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府。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5年迁今治乞村镇。

②西晋初置,属汉嘉郡。治所在今四川洪雅县西。《水经·青衣水注》:“青衣水径平乡,谓之平乡江。”后改为开刊县。

③南朝宋置,属新宁郡。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梁以后废。

④北魏置,属南顿郡。治所在今河南项城市西。北齐废。

⑤唐开元七年(719)置,属义州。治所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八年(720)废入洪雅县。


(1)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项城市西北。属南顿郡。北齐废入南顿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406平方千米。人口27.8万。辖3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丰州镇。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置巨鹿县、巨鹿郡于今平乡镇。西汉置平乡县,治今大老营,属广平国。北魏平乡县徙治今县西南平乡镇,与巨鹿县并属南赵郡。北齐废巨鹿县。隋平乡县属襄国郡。唐武德元年(618年)置起州于此,四年起州废,属邢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巨鹿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属邢州。元属顺德路。明、清属顺德府。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5年县城迁今址,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属邯郸专区,同年并入巨鹿县。1961年并入广宗县。1962年复置,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冀南平原区,地势平坦。有滏阳、小漳、老漳、留垒等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为省粮食生产基地县。盛产辣椒。有机械、制药、塑料、毛纺等工业。邢临、邢清、任广、平巨公路纵横县境。古迹有北齐响铃碑。


猜你喜欢

  • 还淳县

    唐开元二十年(732)改新安县置,属睦州。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永贞元年(805)改为清溪县。古县名。唐开元二十年(732年)改新安县置,治今浙江省淳安县西(今已没入新安江水库中)。属

  • 右翼前旗

    ①又称西路右翼前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额尔德讷。②又称东路右翼前旗。清康熙三十年(1691)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南

  • 溱水

    ①又名潧水、鄫水。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说文》: “溱水在郑国,南入于洧。”②即今河南确山县西南溱头河。《水经·汝水注》: “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亦谓

  • 淮西

    ①地区名。亦称淮右。隋唐以前,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所以习称今皖北、豫西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史记·荆燕世家》: 汉高帝六年 (前201),立 “

  • 四十八溪

    ①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普觉镇。《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四十八旗(溪)屯军“在司东南(按,应为西南)。为湖广军民杂处之地,嘉靖中议筑堡于此,恃为险囤。不果”。《清一统志·松桃厅》 作

  • 唐家市

    一名唐家铺。即今广西兴安县东北十五里湘江左岸塘市。明于此置唐家铺巡司。

  • 龙潜营

    在今湖南凤凰县东北。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在三脚岩北五里,与瑞安营声息相援。此路自三脚岩至晒金塘近三十里,皆前阻深涧,后负峻岭,一径缘石壁中,极为险巇,往时俱设有汛卡”。

  • 弗朵河站

    明初改元佛朵火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付答哈河口。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弗朵河站”。后废。

  • 茨沟镇

    即今河南襄城县东二十里茨沟乡。明嘉靖《许州志》 卷1 《村镇》: 襄城县 “茨沟镇,在县东二十里”。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面积16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老庄子,人口370。1953

  • 即缗。今山东金乡县。《春秋》:僖公二十三年(前637),“齐侯伐宋围缗”。《穀梁传》作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