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什营
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南六十里巴克什营镇。清置巴克什行宫。
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南六十里巴克什营镇。清置巴克什行宫。
即今山西清徐县。明置巡司于此。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降清源县置,即今山西省清徐县。三十二年移天门关巡检司驻此。
明宣德年间置,属宁远卫。治所在小沙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沙后所满族镇)。清为沙河所城。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境。《新唐书·回鹘传·多览葛》:多览葛“亦曰多滥,在薛延陀东,滨同罗水,胜兵万人”。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于此置燕然都督府。
北周置,即今四川涪陵市。《寰宇记》 卷120涪州: “周武保定四年,涪陵首领田思鹤归化,于故枳城又立涪陵镇。开皇三年,移汉平县于镇城。”《新唐书·地理志》 涪州: “武德元年以渝州之涪陵镇置。”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左后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罕博音呼热东南。
在今安徽霍山县南。《清一统志·六安州》: 濛潼湾镇“在霍山县南三十里。相近有管家渡镇”。
①即今河北迁西县西北四十里烈马峪。《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勒马山 “在县北百七十里潵河之阴。万历中,帅臣戚继光改名寿星山。东有五老台、莲花峰,西有平台,昔人避兵寨也”。②一名文笔山。在今广西柳城
辽建,在今吉林延吉市附近。《金史·世纪》:“阿疎初闻来伐,乃自诉于辽。遂留劾者守阿疎城,穆宗乃远。”
即今山西陵川县西礼义镇。《清一统志·泽州府》“南马镇”条下:礼义镇“在县西四十里。有寨”。在山西省陵川县西北端。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礼义,人口 6390。古时因姓得名李村,后更
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北、舟山市普陀区南东磨盘洋。《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海”条:“由东而南接象山县界,《志》云:……乱礁等洋抵象山县之钱仓所而止, 皆嘉靖中控御倭夷处。”即今浙江省象山县象山港外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