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源山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清一统志·温州府》:左源山“在乐清县东北三十五里。群峰环绕,中有田二千余亩,民居悉藏谷中。山有四景, 曰梅溪、莼湖、左岭、小雁荡”。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清一统志·温州府》:左源山“在乐清县东北三十五里。群峰环绕,中有田二千余亩,民居悉藏谷中。山有四景, 曰梅溪、莼湖、左岭、小雁荡”。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红花山在“卫南十五里。有屯田,名红花屯,岷江所经也”。
唐贞观八年 (634) 改西平州置,属戎州都督府。治所在附唐县 (今贵州兴义市)。以盘江为名。后废。唐贞观八年(634年)以西平州改名,治附唐县(今贵州兴义市)。后地入南诏废。
明初置,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二十里义棠镇。地当汾水南出之口,旧为太原、平阳间交通要隘。清雍正七年(1729)裁,改称义棠堡。
一名雉山。在今广西桂林市区南雉山岩。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 “雉岩亦江滨独山。有小洞,洞门下临漓江。” 明张鸣凤 《桂胜》 云: 雉岩“下饮江水,其土侧起,有昂首欲飞之势,名或因之”。
从今湖南宜章县东白石渡,东北通杨梅山煤矿。长13.8公里。为粤汉铁路支线。1942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
又名苏岭山。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清一统志·襄阳府一》 引 《襄阳记》: “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 《新唐书·孟浩然传》:
北宋属东莞县。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北永福镇北。《元丰九域志》卷9:东莞县有归德盐栅。在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北。北宋属东莞县。
即今云南思茅市。明代属车里宣慰司。《明史·云南土司传》: 天启间,缅攻车里,宣慰刀韫猛“遁至思毛地,缅追执之以去”。即此。
高句骊筑,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北十七里五女山山城。是为高句丽建国初都城。《魏书·高句丽传》:“朱蒙遂至普述水,遇见三人,其一人著麻衣,一人著纳衣,一人著水藻衣,与朱蒙至纥升骨城,遂居焉,号曰高句丽
在今江西南丰县南。《清一统志·建昌军一》: 盘湖岭 “在南丰县南八十里。亦江西福建之分界。一名盘湖隘,有湖若盘。一名大岭,以径宽广,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