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州卫
明洪武初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九年 (1376) 改为夷陵千户所。
明洪武初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九年 (1376) 改为夷陵千户所。
即今河北西北境之南洋河。 《水经·㶟水注》: 雁门水,“ 《山海经》 曰: 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雁门水又东北入阳门山,谓之阳门水”。
一名豪千关。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路通浙江天目山,稍西南为千秋关。宋南渡后所置,为临安藩卫。
北宋乾德二年(964)置,治所在乾德县(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熙宁五年(1072)废。后复置。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改为通化军,三十一年(1161)复名光化军。后废。北宋乾德二年(964年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新台门蒙族乡。清于此置边门。《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新台边门 “在宁远州西北七十里。旧设于芹菜沟,在州西北四十里。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展边移置于此,有章京驻防”。
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水经·河水注》:“芒干水出塞外……西南径白道南谷口,芒干水又西南径云中城北……又西南注沙陵湖。”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萨雷贾兹。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沙喇雅斯水“北流,经沙喇雅斯卡伦东(卡伦东南至特克斯塞沁卡伦七十里)”。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北西沱镇。清道光《石砫厅新志》卷1:“自临溪场北出楠木了七十余里抵江岸,忠、万交邻为西界沱,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郡邑也。置塘汛,且设巡检司驻之。”民国设县佐。
在今山东沂南县东南。《春秋》:宣公九年(前600),“秋,取根牟”。杜注:“根牟,东夷国也。今琅邪阳都县东有牟乡。”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十七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佛儿峪山,“其西曰栖峰,北曰芝麻岭”。
亦名大洪山。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山阜》:大共山“在县北五十里。高六十仞。与宁国府太平县分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大共山“大共水出焉。山下旧有大共镇,元置。今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