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尧山县

尧山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柏仁县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南尧山乡。《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王镕、李匡威合兵十余万攻尧山,李克用遣其将李嗣勳击之,大破幽、镇兵,斩获三万”。即此。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元祐初复置,属信德府。金改名唐山县。1928年复名尧山县。1947年撤销,并入隆尧县。


古旧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柏仁县置,治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南尧城。属钜鹿郡。乾元元年(758年)属邢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入内丘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宣和后属信德府。金改名唐山县。1928年因与本省唐山镇(即今唐山市)重名,改名尧山县。1947年解放后与隆平县合并为隆尧县。县治隆平镇亦改名隆尧镇。原尧山县治地改名尧城。


猜你喜欢

  • 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

    元改平茶承化军民府(亦作平茶洞) 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溶溪乡。《元史· 泰定帝纪》: 泰定元年 (1324),“思州平茶杨大车、酉阳州冉世昌寇小石耶、凯江等寨,调兵捕

  • 许村场

    在今浙江海宁市(硖石镇)西六十四里许村镇。《方舆纪要》卷90海宁县:许村“西南至临平镇二十里。有许村场盐课司”。南宋设许村巡检司寨于此。见“许村镇(1)”。

  • 浒黄洲镇

    在今湖北武汉市 (武昌) 东北白浒。《元史·世祖纪》: 宪宗九年 (1259) 攻鄂州,“帝驻浒黄洲”。即此。《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江夏县:浒黄洲镇在 “府北三十里,为江渚登陟之所,郡北面之要隘也

  • 河州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枹罕县 (今甘肃临夏市西南)。西秦乞伏炽盘迁都于此。北魏初改置袍罕镇,移治今临夏市。太和十六年 (492) 复为河州。辖境相当今洮河、大夏河中下游流域,湟水下游及桑园岥积石峡间黄河

  • 毛牛山

    亦作牦牛山。即今四川冕宁县与西昌市境、雅砻江以东之牦牛山。《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中,“五咱据磨旗山挑战。官军夹击,贼退保毛牛山。山延袤六七百里,东大小西番界,(朱)文达兵大破之”。古山名。即今四川省

  • 九陇县

    北周武成二年(560)改南晋寿县置,属九陇郡。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元和志》卷31九陇县:“取九陇山为名。”隋属蜀郡。唐为彭州治,移治今彭州市。《宋史·仁宗纪》:天圣元年(1023)闰九月,“禁彭

  • 上棘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右师城上棘,遂涉颍”。《水经·颍水注》:“颍水又径上棘城西。”古城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北。《水经注·颍

  • 北星河

    一名上元水。即今湖北竹山县北北星河。《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上庸水”条下:“《志》云,县北三里有北星河。出陕西白河县,合水坪、㟍峪、观音沟诸水南流,合庸水,东注于汉。”

  • 马首县

    春秋晋置。在今山西寿阳县南十五里马首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魏献子为政,……韩固为马首大夫。”即此。古县名。春秋晋置,治今山西省寿阳县西南马首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分祁氏之田以

  • 苏坑隘

    即今福建永春县西北苏坑乡。《方舆纪要》卷99德化县:“苏坑隘在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