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隘岭
在今安徽宿松县西北。《清一统志·安庆府一》:小隘岭“在宿松县西北八十里。岭脊与湖北蕲州交界,阻山临河,峭隘盘曲。明初,攻湖广元帅石良,由此岭通道蕲州”。
在今安徽宿松县西北。《清一统志·安庆府一》:小隘岭“在宿松县西北八十里。岭脊与湖北蕲州交界,阻山临河,峭隘盘曲。明初,攻湖广元帅石良,由此岭通道蕲州”。
①即今福建尤溪县西南池田乡。《清一统志· 延平府》: 新桥墟 “在尤溪县西七十里新桥”。②即今广东高要市西南新桥镇。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46: 高要县有新桥墟。清设汛,有把总驻防。
①亦作宝顶山。古名宝峰山。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北三十里。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17大足县: “宝顶寺,唐柳本尊学吴道子笔意。环崖数里,凿浮图像,奇谲幽怪,古今所未有也。” 宝顶寺又曰圣寿寺、圣寿院,
秦于安平置,属临淄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北十里皇城营。西汉属甾川国。《汉书·地理志》 注:“师古曰:阚骃云,博陵有安平,故加东。”东汉属北海国。三国魏属齐国。南朝宋改为安平县。古县名。秦始皇二十
东汉建安六年(201)置,治所在涪陵县(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彭水、酉阳、黔江、石柱、武隆等县及长江以东以南地。二十一年(216)刘备改为涪陵郡。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刘璋分巴
亦作别牒里。在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河源附近与吉尔吉斯斯坦分界处。清光绪十年(1884)不平等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规定:“自别牒里山豁起,往南顺天山岭,至图永苏约克山豁为止。”
①在今四川资中县城周围。由东、西、南、北四岩组成。《方舆胜览》卷63资州:东岩“距州城三里”;西岩“在城西六里”;南岩“去盘石县五里”;北岩“去郡城半里,等慈寺之东”。龙重山属于四岩山之列,故亦称四岩
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北三十里。《寰宇记》卷31耀州富平县:“天乳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两峰相对,类于乳形。”
在今山西应县北。《水经·㶟水注》:㶟水“东径巨魏亭北”。即此。
在今甘肃康县东北云台镇(白马关)东五里。明属阶州,设巡司于此。
南朝宋武帝时置,属宋熙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梁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