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邑郡

安邑郡

北周置,属虞州。治所在夏县(今山西夏县)。辖境相当今运城市东部及夏县地。隋开皇初废。义宁元年(617)复置,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唐武德元年(618)废。


北周置,治夏县(今属山西)。属虞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夏县等地。隋开皇初废,义宁元年(617年)复置,治所迁至安邑县(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唐武德元年(618年)废。


猜你喜欢

  • 祗洹寺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旧江陵县城内。《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三年 (554),西魏于谨攻江陵,元帝十一月丁酉,夜宿民家,“己亥移居祗洹寺。于谨令筑长围,中外信命始绝”。

  • 盘龙江

    在今云南昆明市,从北往南流入滇池。《明一统志》 卷86云南府: 盘龙江 “ 一名滇池河。源自嵩盟州故邵甸县之东山、西山凡九十九泉,合流经府城东,又南入滇池”。古称壸水,又称盘龙河、开化大河、清大河。因

  • 青泥西山

    即今陕西商州市西南五十里武安山。《水经·沔水注》: 关祔水 “出上洛阳亭县北青泥西山”。即此。

  • 达濠营

    清置,属南澳镇。在今广东汕头市南达濠区达濠镇,设守备驻防。

  • 罗湾岛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南钥岛。1935年命名罗湾岛。1947年改名南钥岛。

  • 两渡镇

    清置,属灵石县。即今山西灵石县北十八里两渡镇。在山西省灵石县北部。面积98.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两渡,人口 3220。古称回水湾,因该处有两个渡口,后改为两渡。1949年属灵石县六区

  • 鬼哭山

    又作鬼窟山。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杰沙东北。《方舆纪要》 卷119孟养军民宣慰司: 鬼窟山 “极险扼,夷人据为硬寨。或讹为鬼哭山。正统十三年,督臣王骥复征麓川,余孽思机等于孟养败其兵,金沙江贼于鬼哭山

  • 四望溪口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五通桥。以四望溪(今茫溪河)注入岷江之口为名。明置巡司于此。

  • 清远军

    北宋初清远镇,后改为军。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一说在今同心县东南预旺附近。《寰宇记》卷36: 灵州有 “清远” 镇。在群山之口,当环州、灵武间要冲。咸平四年 (1001) 地入西夏。元丰四年(1081

  • 天星桥

    在今江苏泰兴市南天星村。清光绪《泰兴县志》卷5:“濠河西流十二里达过船港入江,少南西流十八里达洋㴓港入江,又西南流十里径大孙桥,又西八里至天星桥,又西二星达王家港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