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西四镇

安西四镇

即四镇。唐代安西都护府所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四个军事重镇。显庆三年(658)、开元七年(719)曾以焉耆代碎叶。


唐代安西都护府属下的龟兹、于阗、疏勒、碎叶(或焉耆)四个军事重镇,负责西域地区军事防御和征收商税事务。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649年),安西都护府自西州移治龟兹后置。永徽元年(650年)罢,约显庆三年(658年)复,有焉耆而无碎叶(一说贞观始置时即为焉耆)。咸亨元年(670年)陷于吐蕃。调露元年(679年)安西都护王方翼复置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四镇。旋罢,武周长寿二年(693年)破吐蕃再置。唐开元七年(719年)弃碎叶城于西突厥,遂改焉耆为四镇之一。公元8世纪90年代初全部陷入吐蕃。


猜你喜欢

  • 马圈戍

    即马圈城。在今河南省镇平县南。《魏书·高祖纪》:太和二十三年(499),南齐将陈显达“攻陷马圈戍”。即此。

  • 得仁务

    在今北京市东南五十六里永乐店乡德仁务村。《方舆纪要》 卷11通州漷县: 得仁务在 “县南二十五里”。

  • 客争容山

    又名犁摩山。 在今云南宜良县东。《方舆纪要》 卷114宜良县: 客争容山 “在县东十里。县之镇山也”。

  • 腾越县

    亦作藤越县。元至元十一年 (1274) 置,为腾越州治。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二十五年(1288) 废。古县名。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治今云南省腾冲县,属腾越州。二十五年废。

  • 周家桥

    在今江苏洪泽县南二十里高桥。《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周家桥 “在府西南九十余里。北去高堰五十里。又南为翟家坝。淮水东溢,往往从此奔冲,为高、宝一带之患,堤防至切”。

  • 伏马关

    即白马关。在今山西盂县东北。

  • 那盆山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5临高县:那盆山“脉自五指山北来,至此特起一峰,高耸而圆,若覆盆然”。

  • 阿善磴口

    又作定口。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巴彦木仁苏木。《清仁宗实录》:嘉庆十二年(1807)五月丙申,定吉兰泰盐池地界,守备一员驻磴口。

  • 沉香浦

    又名投香浦。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三十里石门。《寰宇记》卷157广州南海县:沉香浦“在今县西北二十里石门之内。昔吴隐之清俭,罢郡,见妻箧中有沉香一斤,遂投于此水,后人谓之沉香浦,亦谓之投香浦”。

  • 米昔儿

    即密昔儿。今埃及。《明史·西域传》:米昔儿“一名密思儿,永乐中遣使朝贡”。